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桃始华【《吕氏春秋》作桃李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仓庚鸣,庚亦作鹒,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留、黄莺莺儿,皆一种也。
鹰化为鸠。鹰,鸷鸟也,鹞鹯之属。鸠,即今之布谷,《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如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若腐草为萤,鴙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复本形者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惊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惊蛰》是清代王夫之所著的一部著作,全书共分三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惊蛰》为第一卷。该书以二十四节气的次序排列各节气的物候现象和气象特征,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自然现象进行详细说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惊蛰》在介绍这一时节时,会提到与之相关的自然界的变化、动物活动以及气候特点等信息。它不仅是一部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研究著作,也是一本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科学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自然现象变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由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惊蛰》的内容较为详细和丰富,涉及了多个方面,包括物候、气象特征以及动物活动等。因此,在回答问题时我将尽量提供详细的答案以帮助理解这一时节的特点及其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