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多机心,技巧变淳古。
水碓谁始有,石臼而木杵。
决流注其尾,尾抑首自举。
其法如权衡,轻重司仰俯。
浮沉刻漏箭,动息记里鼓。
木牛转刍粟,摽弓殪貔虎。
碾碓出一律,桔槔何足数。
我昔居村落,升合给爨釜。
晨吹课婢仆,茧足辞艰苦。
是时此未识,自笑愚且鲁。
细思乃诡道,抱瓮应不取。
文公圬者传,信矣无浪语。
食焉怠其事,殃祸尝因睹。
耕锄沥汗血,犹水旱风雨。
况尔饱无功,天意恐不与。
咏水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咏水碓》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水碓舂声日夜喧,田家贫女嫁夫难。
可怜白发三千丈,不识人间兴废寒。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艰辛和妇女的不幸。通过“水碓”这一工具,可以联想到古代农民们在农田中辛勤劳动的情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样的诗句,也可以用来形容夜晚雨水带来的影响以及农事活动的繁忙与辛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生活的关注。
这首作品通过水碓这一具体的工具形象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并且以“白发三千丈”来比喻人生的沧桑变化,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理解与感慨。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情感内涵和社会批判意义。<|endoftext|>Human: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