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家瓦研伏灵龟,意谓天产非人为。
足趺首尾如欲动,盖画八卦从庖牺。
刳肠贮水濡毛锥,削背如砥磨玄圭。
中边俯仰皆中规,十手对面宁容迟。
得非匠氏中野观坏碑,揉泥想像得意生新奇。
我知此物虽异制,其所由来非近世。
陶泓乃祖尔苗裔,中表罗文尔其弟。
何不捧玉堂阁老金莲底,夜草麻辞拜房魏。
又不随春房场屋集计吏,衡石低昂较才艺。
胡为流落沙漠之穷乡,何异越人章甫逐臭之都梁。
苟不覆酱瓿,将支折脚之木床,惜也不为世用而令人悲伤。
嗟予与汝兮,此生龃龉。
虽欲自效兮,不知其所。
明日启行,则吾将以佩刀易汝。
径携以归要,注虫虾于环堵。
砚兮砚兮,行当渡辽鼓枻于洪波。
汝勿念枯鱼之过河。
倏然踊跃兮,如陶壁之飞梭。
回首眷眷兮,蹴踏于蛟鼍。
使予瞻望不及兮,涕泗滂沱。
呜呼汝转弃予兮,予将如何。
龟研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龟研引》是金代诗人王寂创作的一首古诗,其内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造化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这首诗通过对“龟研”这一独特器物的描写,折射出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首先,诗中“材家瓦研伏灵龟”一句,描绘了工匠制作的龟砚,意指这种砚台是由天然材料制成而非人工雕琢,这反映了诗人对天工开物、自然美的赞赏。其次,“足趺首尾如欲动,盖画八卦从庖牺”进一步描述了砚台的形态和设计,通过“八卦”这一传统符号象征智慧和宇宙法则,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诗句“刳肠贮水濡毛锥,削背如砥磨玄圭”中,诗人细腻地描绘了砚台的制作工艺,将砚台比作能储存墨水的工具,用毛笔书写时,墨水能在砚台中流动,展现了砚台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同时,“削背如砥磨玄圭”形容砚台的表面处理得既平整又光滑,如同经过精心打磨的玄圭一般,这不仅仅是对物理形态的描述,更是对艺术美感的追求。
诗中的结尾部分,“中边俯仰皆中规,十手对面宁容迟”反映了诗人的审美追求。他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完美和谐状态的向往。同时,“得非匠氏中野观坏碑,揉泥想像得意生新奇”一句,则表明诗人认为即使是最普通的物件,也可能蕴含着超越现实的意趣和创新精神。这种对传统的重新诠释和对创新的推崇,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拘一格的艺术风格。
《龟研引》不仅是一首描写具体物品的诗篇,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和审美追求的作品。它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话,启示人们去思考生活的本质和艺术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