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崔深道春寒

长风忽落青林端,风声汹若江声寒。
太阴盘礴乱天序,推书扑笔成长叹。
美人何许媚幽独,使我不见心无欢。
颇闻隐居诵庄屈,篷窗坐拥尘编残。
琴歌酒赋两寂莫,悬知此兴殊未阑。
迟君一来吐款要,举杯放目云天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崔深道春寒》是金朝诗人赵沨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生平
  • 赵沨,金朝的杰出派诗人,他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受到广泛的推崇。
  • 赵沨的创作涉及诗、文等多种体裁,其中以诗歌为主,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 赵沨的文学创作不仅局限于个人情感表达,还涉及对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长风忽落青林端,风声汹若江声寒。
  • 翻译:忽然间,强劲的风吹过青翠的树林,那声音宛如江水般寒冷。
  • 原文:太阴盘礴乱天序,推书扑笔成长叹。
  • 翻译:乌云密布扰乱了自然的秩序,我放下书本,挥笔叹息。
  • 原文:美人何许媚幽独,使我不见心无欢。
  • 翻译:不知道哪位佳人如此美丽,独自迷人,使我无法高兴起来。
  1. 诗词赏析
  • 赵沨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心境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内心情感的复杂交织。
  • 诗句中的“长风忽落青林端”形象地描绘了风的突然而来,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受。
  • “风声汹若江声寒”则进一步渲染了风的寒冷之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 “太阴盘礴乱天序”可能指的是天气变化无常,给诗人带来了困扰。
  • 最后的两句“使我不见心无欢”表达了诗人因外界环境或人事而感到心情不畅。
  1. 文化背景
  • 金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短暂朝代,存在于1115年至1234年间。
  • 这一时期,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包括政治变革、经济波动和社会动荡等。
  •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的作品常常反映了他们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1. 艺术特色
  • 赵沨的诗歌语言简练,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来表达复杂的情感。
  • 他的诗歌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赵沨的作品能够触动读者的情感,引发共鸣。
  1. 历史影响
  • 赵沨的《和崔深道春寒》虽然篇幅不长,但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在金代文学中,赵沨被视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被后人传颂和研究。
  1. 现代评价
  • 当代学者和评论家普遍认为赵沨的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赵沨的作品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 他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样,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展现了高度的创新和突破。

《和崔深道春寒》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深度的作品,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赵沨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