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观水

西山秋水来天地,巨野横流浩无际。
长风蹙浪鳞甲生,两角斜分半山际。
缭堤北去接飞桥,鼓鼙汹汹翻惊涛。
中流突兀玉山起,直疑河伯驱灵鳌。
冷光摇荡秋云白,浑似梦中游震泽。
隔林我欲唤渔郎,孤帆忽如过鸟翼。
安得酒船常拍浮,四时甘味置两头。
何人与我同此乐,颍阳试觅元丹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秘西城观水

《西城观水》,一首源自金朝的古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西山秋水的壮阔美景。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和力量。

诗中写道,“西山秋水来天地,巨野横流浩无际”,通过这样的开篇,赵沨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的自然界。西山之水如同来自天际,横流至大地,形成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一种对生命力的颂扬,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无限的可能。

“长风蹙浪鳞甲生,两角斜分半山际”,诗句中“长风蹙浪”形象地描绘了风浪的景象,而“鳞甲生”则赋予了风浪以生命,仿佛是波涛中的战士,英勇无畏。这一描述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与赞叹之情。

“缭堤北去接飞桥,鼓鼙汹汹翻惊涛”进一步展现了诗中场景的动态美。这里的“飞桥”与“鼓鼙”,既是视觉的盛宴,也是听觉的享受,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然画卷。

最后一句“中流突兀玉山起,直疑河伯驱灵鳌”,更是将整首诗推向了高潮。在这里,“玉山起”意味着水中的石头犹如玉石一般晶莹剔透,而“河伯”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掌管河流的神祇。诗人用“驱灵鳌”这一神话元素,形象地表达了水流的巨大力量和壮观景象。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传达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它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更激发了人们对生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可以暂时放下繁忙的工作和压力,静下心来,感受这份源于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西城观水》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赞美的诗歌,更是一部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学习的艺术瑰宝。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从中得到心灵的洗涤和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