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兴 其三

山南山北野人家,楼上春风吹柳花。
喂得吴蚕三百箔,村村细雨响锁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杂兴其三”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1. 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歌广泛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如人民疾苦、战争动荡等。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富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2. 诗歌原文
    山上一茆屋,知是何人居。
    时时白云中,閒读古人书。
    古人去已远,言论乃有馀。
    清风飒然至,佳木周四除。
    蒿卧以终日,不知庭户虚。
    斯人可相见,此乐当何如。

  3. 诗歌解析

  • 山上一茆屋:首句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场景,茅屋简朴而宁静。
  • 时时白云中:描述了诗人在白云之中悠然自得地读书的情景,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 古人去已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逝去的智者的怀念和敬仰。
  • 言论乃有馀: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热爱。
  • 清风飒然至: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清风徐来,带来清凉和安宁。
  • 佳木周四除:形容树木茂盛,环境幽静。
  • 蒿卧以终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的怀抱中度过悠闲的日子,忘却尘世的烦忧。
  • 斯人可相见:表达了诗人对能与他交流思想的人的渴望。
  1.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林的美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艺术画卷。
  • 语言简练:虽然诗句不多,但每个词都经过精心挑选,使得诗歌整体简洁而富有力量。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表达真挚动人,无论是对山水的喜爱,还是对知识的渴望,都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杜甫的《山居杂兴其三》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也能够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