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份
【译文】 年老隐居,自己感到十分惬意。诗作完成,应当和羊何唱和。 回家时,拄着拐杖到处漫步;回首江湖,感慨万千。 草堂中正挂着兰叶做的佩饰,水乡里常常能听到竹枝的歌声。 尤其怜爱这门巷里远离尘嚣,有客人常来沉醉在碧荷丛中。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归隐后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句“老去幽栖还自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年隐居生活的喜爱与满足
山居杂兴 其四 早起科头发不梳,门无俗客称幽居。 闲凭石几修文字,偶阅仙人相鹤书。 注释:一大早起床后头发乱糟糟的不去梳妆打扮,门外没有世俗的宾客称赞这里是清静的居所。闲暇时坐在石凳上写写字,偶尔翻阅着与仙人有关的相鹤的书。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一个片段,通过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首句“早起科头发不梳”,展现了诗人早起后不修整发髻、不梳理头发的形象
【注释】 山居杂兴:作者隐居山中,写一些与山水有关的诗。溪头:溪边的山口。雨歇:雨停。晴暾(tūn):太阳初升时照在天空的红色或淡红色的光。浑:混浊。数声:几声。柴门:柴草编的门。 【赏析】 《山居杂兴》组诗共二十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诗人在山中生活久了,对山中的风光、景物都熟悉了。因此,他写起山景来,就感到得心应手。这首诗写的就是山中常见的景色。 前两句是说,山居的日子,一天到晚都闲着无聊
注释1:杂兴:即“田园杂兴”,诗人在山居中触景生情而作的诗。 注释2:南山北岭,是作者所居山中的南北方向。 注释3:野人家,指山中的农家。 注释4:楼上春风,指春风吹上楼来。 注释5:吹柳花,风把柳花吹落下来。 译文:山南山北村村有家,楼上吹动着春天的风,柳树上飘落下满地的柳絮。养蚕的人给吴国送来三百张蚕箔,村里村外响起一阵阵锁车的声音。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画卷
【注释】 次戴文祥归田韵其一:次,追随。戴文祥,即戴复古,南宋诗人,名表民。文祥,字国华,号紫阳居士,天台黄岩人。绍兴二十年中进士第。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建康知府、江东安抚使等职。后隐居四明山中,自号紫阳居士。有《紫阳词》、《紫阳诗》。本诗是一首咏物言志的小令。译文:野径弯弯曲曲越过石桥,修长的竹子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疏朗的篱笆旁,早晨的犬吠声伴随着白云;高大的树上,寒冷时蝉儿发出凄切的啼叫声
【注释】 扶桑:东方的太阳,这里指太阳。瞳瞳:明亮的样子。 桃树:桃花树。一线风:形容风很小,吹拂着桃树。 小窗:小窗户。碧云:青白色的云。 【赏析】 《山居杂兴》共四首,这是第一首。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山居”句是说,在山里的居所,有太阳升起的时候,有桃树开花的时候,有风吹拂着桃树的时候;“黄鸟”一句则表现了诗人早起观花时的心情和感受;“小窗”一句则是对前面两句的具体化和形象化
早起科头发不梳,门无俗客称幽居。 闲凭石几修文字,偶阅仙人相鹤书。
山南山北野人家,楼上春风吹柳花。 喂得吴蚕三百箔,村村细雨响锁车。
溪头雨歇照晴暾,起看溪流一夜浑。 幽鸟数声山树碧,白云依旧掩柴门。
扶桑日出晓瞳瞳,桃树花开一线风。 黄鸟数声人未起,小窗只在碧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