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幽栖还自适,诗成应遣和羊何。
到家杖履登临遍,回首江湖感慨多。
草阁正纫兰叶佩,水乡频听竹枝歌。
绝怜门巷尘嚣隔,有客常从醉碧荷。
【译文】
年老隐居,自己感到十分惬意。诗作完成,应当和羊何唱和。
回家时,拄着拐杖到处漫步;回首江湖,感慨万千。
草堂中正挂着兰叶做的佩饰,水乡里常常能听到竹枝的歌声。
尤其怜爱这门巷里远离尘嚣,有客人常来沉醉在碧荷丛中。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归隐后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句“老去幽栖还自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年隐居生活的喜爱与满足,这种情感源于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他选择在深山之中,远离世俗喧嚣的地方生活,以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第二句“诗成应遣和羊何”,则是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一种期待。他认为,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对交流的需求。
第三句“到家杖履登临遍”,描绘了诗人归家的情景,他在家中四处走动,欣赏周围的美景。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他的日常生活,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第四句“回首江湖感慨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许。他回想起过去的江湖经历,感慨万分,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这种情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第五句“草阁正纫兰叶佩”,描绘了诗人在家中的生活状态。他佩戴着兰叶制成的佩饰,这种服饰不仅体现了他的品味,也象征着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享受。
第六句“水乡频听竹枝歌”,则描述了诗人在水乡的生活情景。他常听竹枝的歌谣,这些歌曲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追求。
第七句“绝怜门巷尘嚣隔”,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生活的珍视。他希望保持与外界的距离,享受宁静的生活。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然的尊重。
最后一句“有客常从醉碧荷”,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相聚的情景。他们常常一起喝着酒,欣赏美丽的荷叶,这种生活充满了欢乐和和谐。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他用自己的行动和作品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