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赋七首 其三

万物何总总,错糅两仪间。
人身亦一物,于何较媸妍。
古人有不朽,身后贵名传。
鸿勋勒惇史,奥学在崇编。
托兹以名世,庶用垂不刊。
孰知竹帛寿,不似金石坚。
夙予秉微尚,外慕俱弃捐。
独持方寸心,千载明月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杂赋七首》是曹植创作的一组诗歌,其中“其三”具体如下:

  1. 作者介绍:曹植(约公元192年—232年),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他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被封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后世常称他为陈思王。他的文学成就极高,被后世誉为“建安之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他的作品广泛涉及赋、诗、散文等多个领域,尤以诗歌最为著名。
  2. 作品原文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自期三年归,今已历。
  3. 作品赏析
  • 主题内容:“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通过描写西北边陲的织妇,用色彩斑斓的丝帛来比喻织妇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艰辛。“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则描绘了织妇在黎明时分就开始忙碌地操作机杼的情景,但到了太阳西下时,仍然没有完成织造的任务。这一对比反映了织妇内心的无奈和焦虑,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对家庭生活的巨大影响。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对织妇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织妇在漫长的夜晚中叹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绝望,这种情绪最终引发了她的愤怒和哀嚎,声音直冲云霄。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 艺术手法:曹植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他将织妇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将织妇的情感变化与自然环境相呼应,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同时,他还运用了一种悬念式的结构,使得诗歌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曹植的《杂赋七首 其三》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曹植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