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刘道益知县

半世儒冠不负予,清时甘分作樵渔。
买牛已卖腰间剑,换米从招架上书。
美政共推贤守令,侨居浑胜旧乡闾。
相从六七青衿子,时咏春风学舞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刘道益知县》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明代诗人王翰创作,表达了作者对清正廉洁官员的赞美以及自己隐逸生活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王翰,字时举,元末明初人,生于河南禹县。王翰生平事迹不甚明确,但据记载,他元末隐居于中条山,后入明为周王橚长史,因谏言不被采纳而断指佯狂,最终离开朝廷。他的其他成就包括在明时被起用为翰林编修和教授等职位。
  2. 作品原文:《上刘道益知县》全文如下:“半世儒冠不负予,清时甘分作樵渔。买牛已卖腰间剑,换米从招架上书。美政共推贤守令,侨居浑胜旧乡闾。相从六七青衿子,时咏春风学舞雩。”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淡泊名利、归隐自然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清正廉洁官员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作品鉴赏:王翰在《上刘道益知县》中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思想。例如,“半世儒冠不负予”反映了王翰对自己一生追求的肯定与满足;“侨居浑胜旧乡闾”则透露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故土的深厚感情。整首诗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4. 艺术特色:王翰的这首七言律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诗歌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格式在古代诗歌中较为常见,它规定了诗句的字数和排列方式,使诗歌的结构更加严谨,节奏感更强。其次,诗歌在内容上体现了王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王翰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最后,诗歌在语言上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但又不失深意,显示了王翰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

《上刘道益知县》不仅是王翰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一种映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的限制,至今仍能触动人们的心弦,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