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雨中寄玉清道侣

野径黄花发,芜城忽暮秋。
已成彭泽懒,不作汝南游。
凫舄终遐举,匏瓜岂暂留。
相看风雨际,何用识江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雨中寄玉清道侣》是元代诗人吾丘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与分析:

  1. 作者介绍:吾丘衍,字子行,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其意气简傲,常自比郭忠恕,居生花坊一小楼,待客有礼。一日,廉访使徐琰来见,衍从楼上呼之,表示自己不惧贵人登楼。

  2. 诗歌原文:野径黄花发,芜城忽暮秋。已成彭泽懒,不作汝南游。凫舄终遐举,匏瓜岂暂留。相看风雨际,何用识江州。

  3. 诗意解析

  • 野径黄花发:此句描绘了一幅秋日郊野的景象,黄花盛开,野径上显得格外醒目。黄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在秋风中独自绽放,展现了一种不畏风霜、独立自主的精神。
  • 芜城忽暮秋:这里的“芜城”可能是指某个城市或地方,秋天的到来使得这座城市显得有些萧条或凄凉。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世变迁和人生沧桑的一种感慨。
  • 已成彭泽懒:彭泽县是陶渊明的故里,此处借指陶渊明的归隐生活。作者通过使用“懒”字,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不作汝南游:汝南县位于今河南省,曾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地盘。此处表明作者不愿意像曹操一样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是选择远离尘嚣,保持内心的宁静。
  • 凫舄终遐举:这里的“凫舄”指的是野鸭的脚,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而“终遐举”则表示这种生活方式是值得追求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 匏瓜岂暂留:匏瓜是一种葫芦科植物,果实可以食用。这里用来比喻那些暂时停留或逗留的事物,暗示着作者对长期稳定的生活状态的追求。
  • 相看风雨际:风雨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它代表着变化无常和不确定性。这里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风雨交加的时刻相互观望,共同感受这份无常与变化带来的情感体验。
  • 何用识江州:江州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故乡,这里借用这个地名来表达一种对家乡的怀念或是对故土的情感寄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异的无奈。

《九日雨中寄玉清道侣》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它不仅描绘了秋日景色,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以及自然的态度和感悟。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为后人提供了思考和学习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