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径黄花发,芜城忽暮秋。
已成彭泽懒,不作汝南游。
凫舄终遐举,匏瓜岂暂留。
相看风雨际,何用识江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赏析时,首先指出诗句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表达的情感或主旨,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和作用。
首联“野径黄花发,芜城忽暮秋。已成彭泽懒,不作汝南游。”大意是野路旁菊花盛开,荒草覆盖的城忽然进入了秋季。我已厌倦了官场,不想再去做汝南的官。
颔联“凫舄终遐举,匏瓜岂暂留。相看风雨际,何用识江州?”大意是:我的鞋履已经远去,葫芦瓢子岂能久留。我们相互看看在风云变幻之时,哪里还须去辨认江州呢?
尾联“何用识江州”,意谓我何必要去辨认江州呢?诗人在这首诗里抒发了他对于仕途的厌倦之情,表达了归隐的愿望。
【答案】
译文:
野外小路上黄色的菊花盛开,荒凉的城池忽然进入深秋。我已经厌烦了官场生活,不想去做汝南太守。
我的脚穿着草鞋已经离去,葫芦瓢子岂能久留?我们相互看看风云变幻之时,哪里还须去辨认江州呢?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对官场厌倦之情的诗作。诗中“野径黄花发,芜城忽暮秋”“已成彭泽懒,不作汝南游”两句写景,描写了作者在官场上的所见所感。“野径黄花发”一句,描绘出野径上黄色的菊花盛开的景象,而此时却突然进入秋天;这两句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现官场生涯的艰辛和疲惫。“已成彭泽懒,不作汝南游”两句直接表明了作者不愿做官的决心,表达了对仕途的厌倦之情。“凫舄终遐举,匏瓜岂暂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归隐之意,“凫舄”指的是草鞋,“匏瓜”指的是葫芦瓢子,两句分别以这两个物品比喻自己和友人,表达出自己与友人将一起归隐的愿望。“相看风雨际,何用识江州”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和友人要一同隐居的决心,并表示出自己与朋友将不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归隐决心。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渴望归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