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色惊秋色,来仪困赤霄。
无书能累月,慰我忽今朝。
道在非弹瑟,途穷岂折腰。
山阴清绝地,且为息炎歊。
注释:
- 兰色惊秋色,来仪困赤霄。
- “兰色” 可能指的是秋天的兰花,通常在秋季开放。”惊秋色” 意味着这些美丽的花朵让秋天的色彩更加鲜明。”来仪” 在这里指的是来访者或客人,而“困赤霄”则形容他们似乎被困在高远的天空中,无法自由地飞翔。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图画,其中兰花与天空的广阔形成对比,同时表达了一种被束缚的感觉。
- 无书能累月,慰我忽今朝。
- “无书” 表示没有书籍,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未能读书或有其他的学习任务。”累月” 是指一个月的时间。”慰我忽今朝” 意味着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阅读成为了一种安慰。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时光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尽管时间流逝,但阅读总能给他带来慰藉。
- 道在非弹瑟,途穷岂折腰。
- “道在” 指的是道路或道理存在。”非弹瑟” 意味着不需要弹奏琴瑟(古代的一种乐器)来寻找真理或道理。”途穷” 表示道路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困难或目标难以达到。”岂折腰” 意思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放弃或屈服。
- 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于坚持信念和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态度。
- 山阴清绝地,且为息炎歊。
- “山阴” 可能是一个地名,也用作代指清凉之地。”清绝” 意为非常清爽、清净。”且为息炎歊” 意味着在这样的地方休息,以消除炎热。
-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避暑胜地,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赏析:
此诗通过四句诗,展现了一幅秋日景象和内心世界的深刻画面。首句”兰色惊秋色”描绘了秋天的兰花,以及它们给秋天带来的色彩变化,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次句”来仪困赤霄”进一步描绘了访客们被困在高远的天空中的情景,暗喻了他们的困境和无助。第三句”无书能累月,慰我忽今朝”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的追求和阅读给予他的慰藉,即使时间流转,知识的力量依然能够给人带来心灵的安宁。末句”道在非弹瑟,途穷岂折腰”则是诗人对于坚持和勇气的赞美,即使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也要保持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最后两句”山阴清绝地,且为息炎歊”则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表达了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于心灵宁静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