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去矣今日来,时节无乃苦相催。
去者亦何速,来者亦何促。
晨风东北来,吹我堂前烛。
昨日何旧,今日何新。
我将旧酒,酹彼新人。
元旦词
介绍
。
《元旦词》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四十六字,以“元日”为题写于公元1264年(宋高宗绍兴三十四年)的元旦这一天。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注与忧虑。
诗歌正文
元旦词
元日初晴雪已消,风光如画在明朝。
梅花开后春将半,风雨来时夜正遥。
白发老人无一事,青灯老友有相招。
明年此会知何处?醉里歌前听楚骚。
诗歌解析
首联:描述了元旦这一天的天气状况和景象。初晴雪已消融,风光如画,在明朝将要到来的时候。
颔联:“梅花开后春将半”,写出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情景。“风雨来时夜正遥”
相关推荐
【诗句释义】 昨日(昨天)已去,今日(今天)又来;时令变化,令人感到时光的急促。 离去的人(昨日之人)何等迅速,归来的人(今日之人)何等匆忙。 清晨北风吹拂,吹灭堂前的灯火。 昨日之旧人如何,今日之新人如何? 我将昔日陈酿,浇在今日新朋。 【译文】 昨天已经逝去,今天又重新到来。时光流逝得如此迅速,让人难以接受。 离去的人为何走得如此匆忙,而归来的人又为何步履匆匆。 早晨东北风劲吹
春节,又称元旦,是中国及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重要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祈求新的一年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这首诗就是描绘了春节期间热闹的街景和人们的欢庆心情。 1. 逐句释义: - 沿街爆竹闹新晴:“沿街”指的是街道两旁,“爆竹”指的是燃放的鞭炮,“闹新晴”则形容新年到来时晴朗的天空和欢乐的气氛。整句诗描述了新年伊始,街道两旁鞭炮声不断,天空也显得格外晴朗
姣服时妆色色新,东邻逐队过西邻。 红蛮笺帖通名氏,刚进厅前就转身。 【注释】 姣服:美丽的衣裳 时妆:当时的女子化妆 色色新: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东邻、西邻:邻居 红蛮笺帖通名氏:用红色的信笺和名帖互相传递姓名 刚进厅前就转身:刚一进入大厅就被赶出来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的节日景象,通过描述元旦日邻里间互送贺卡的情景,表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待和祝福。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
【注】绮罗:华美的丝织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节日繁华景象的词。词人通过“十条街巷九经过”,写出了元旦节庆期间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的景象,烘托出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接着用“那个相逢不绮罗”一句写来贺新年的客人衣着华丽,衬托出节日的盛况。最后一句“今日门庭好客多”点明了时间是元旦佳节,门前宾客很多。此词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明快清新,给人以欢庆的感觉
【注释】 弦管:乐器,指笙、笛等。 啁啾:声音和谐而动听的样子。 堂前介福还增寿:堂前的吉祥如意之物还能为主人增添寿命。 过午:中午。 青衣:古时指官署中的低级官员。 未散衙(yá):没有离开办公场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借咏春日之景物来抒发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上片“弦管啁啾斗丽华”写春景。“斗丽华”,形容春天万物竞相开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十分春色半豪家”,说春天景色美好
【注释】 长夜深闺闹不平:长夜,漫长的夜晚。深闺:女子卧室。闹不平:指家中不太平。百般喧炒试年庚:百般地喧嚷、吵闹,是为了看年庚(即出生年月日)。 女童听得鸡声叫:女童,少女。听到鸡啼。 忙杀春妆恼未成:春妆未成,就急忙打扮起来,显得十分焦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元旦的词。词中写除夕前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溢,而作者却独处深闺,无法摆脱烦闷和焦虑。“长夜深闺闹不平”,是此词开篇的一句
注释:百褶罗裙穿着非常稳当,每年的元旦都精心打扮庆祝美好时光。 祝福东家人双双长寿,不要担心我家二八少女的春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新年祝福的诗歌,通过描绘女性精心打扮、喜庆庆贺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际关系的美好
诗句释义 1 巷南巷北喜匆匆:描述的是新年期间,无论是巷子南边还是北边的人们都在忙碌地庆祝新年。"巷南巷北"可能指的是城市中不同方向的街道或区域,而"喜匆匆"则描绘了人们匆忙庆祝的情景。 - 注释:巷,指小巷或者街道;南巷、北巷,泛指南北方向的街道;喜匆匆,表示人们非常高兴且急切地在过年。 2. 村酒村肴一般醲:这里的“村酒村肴”指的是乡村里的传统食物和饮品,通常较为简单但充满乡土风味
这首诗描绘了元旦的风俗,充满了生活气息。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第一句:“薰风袅袅度屠苏” - 注释:薰风,温暖的南风;屠苏,一种古代的酒名。这句诗描述的是新年时人们通过点燃香料和饮用屠苏酒庆祝新年的情景。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节日中温暖而热闹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气氛,让人感受到新年的到来是充满希望和喜悦的。 2. 第二句:“争道新年景物殊” - 注释:道
《元旦词》赏析 李之世的《绀宇平明锁钥开,烧香队队谒如来》以新年伊始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节日景象。诗的前两句“绀宇平明锁钥开,烧香队队谒如来”通过色彩与场景的渲染,展现了元旦日清晨,寺庙中香烟缭绕,信徒们虔诚膜拜的画面,寓意着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和开始。 后两句“僧雏不惯持斋律,密阁安排庆岁杯”则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僧人初出茅庐,对于严格的戒律难以适应,但在节日之际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祁祁女伴竞新妆,一道欢声绕画廊。 - 祁祁:形容众多的样子。 - 女伴:年轻女性的朋友或同伴。 - 竞:争相。 - 新妆:新的妆容。 - 一道:一起。 - 欢声:愉快的谈话声。 - 画廊:这里指的是装饰华丽的走廊或长廊。 - 译文
不须扫径与应门,落叶萧萧护短垣。 车马自来还自去,几曾片纸到贫轩。 注释: 1. 不需要清扫门前的道路和门槛,落叶纷纷环绕着矮墙。 2. 马车自始至终地来往,从未有纸片到达我的穷困的书房。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淡泊与超然。首句“不须扫径与应门”,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清静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无需亲自打扫门前道路,也无需应对迎来送往的门客,展现了一种洒脱的人生哲学。
诗句: 谁道春风不世情,朱门偏闹荜门清。 译文: 谁说春风不会带来世态变迁?只是朱门热闹,而贫寒的门第却冷清如常。 注释: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同阶层生活差异的感慨。"朱门"指的是富裕人家的大门,而"荜门"则是指简陋的小屋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反映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社会不平等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对比富有和贫穷的生活场景,诗人暗示了社会等级制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注释】 1、油幕:即油壁,指用油脂涂饰的帷幔,古代多用以装饰车驾。香车:即香辇,古代妇女乘坐的车。细惹尘:轻轻沾着尘土。家家门额:门额上。 2、宜春:即“宜春花”,一种名贵的花。 3、朱楼:红色楼房。别锁:别致、独特。春消息:春天的信息。 4、鸟语莺啼:形容鸟儿鸣叫、黄莺啼声悦耳动听。总殢人:总是使人流连忘返。 【赏析】 此诗首句点出“元旦”二字,次句写“家家”都把“宜春”挂在门前。三句说
【注释】 1. 十样时妆一样同:指元旦时,人们都要化妆。 2. 青楼日日醉东风:青楼是妓院。日日醉东风,意思是妓女们在春风中饮酒作乐。 3. 游人只爱春长在:春天的景色总是那么美丽,所以人们总是留恋不舍。 4. 刚到春来恼杀侬:刚刚来到春天,就让人感到烦恼。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春节时的热闹场面。诗的前两句写元旦时,人们都要化妆,妓女们也在春风中饮酒作乐。第三句说,游人们只喜欢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