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曈曈星晰晰,鹊飞门前梧树集。
启我荆扉视,遥见远人以晨征。
客从东西南北来,息疲马,结绶拂长缨。
请客上堂出屈卮,自言空村但餔糜。
客辞别家年及期,九州豺虎夹道啼。
豪贤在路不择噬,月黑水白汨深泥。
旷野无人居,雨雪何霏霏。
狐兔在地走,机罗空设施,麇䴥成群饮人脂。
兽走啖不及远道,行人往往不能驰。
蒿莱蔽目生,黄雀飞去暮未栖。
虎大见雀骇,见雀去山树。
雀遗弊虎皮,虎视空睥睨。
白日禽兽争驰突,人群呵禦至日没。
日没复纵横,人各不保生。
路难行,棘与荆,何能远游逐利名。
拂客面上尘,爬搔虮与虱。
食我餔糜居我山,水窟饮泉力耕种,山樊寥寥寿安逸。
客今忧思父与兄,何不拔剑邀徒旅,斫草驱狐兔。
弯弓月张抨豺虎,黄雀麇䴥不足数。
父母妻子得相见,乃不此身隔异县。
慊慊心意关,莫以此言泪如霰。
墙上难为趋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墙上难为趋行》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而是由明朝诗人胡布创作的诗作。这首诗以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社会批判为主题,反映了元末明初的社会状况,以及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的深刻感受。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创作背景:胡布生活在元末明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发的时期。诗中描述了远方来的客人在长途跋涉后,面对艰难险阻的生活环境,感慨于人们的艰难生活。通过描写这些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主题思想:《墙上难为趋行》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批评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困苦,体现了诗人对于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艺术特色:胡布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墙上难为趋行》就是这样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体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历史影响:《墙上难为趋行》虽然不如一些著名的唐诗宋词那样广为人知,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反映了元末明初的社会状况,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到见解。因此,了解这首诗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也能从中领悟到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墙上难为趋行》作为一首诗歌,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历史背景,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够了解到元末明初的社会状况,也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