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井笙箫宴画屏,桑田倏忽变沧溟。
十年人事成今古,数老天留载典型。
琴调既闲逢绿绮,词锋已钝出青萍。
尺书上达文昌府,藩邑区区尚礼经。
乡饮礼罢次诸公韵
介绍
曹伯启《乡饮礼罢次诸公韵》赏析
元代诗人曹伯启创作的《乡饮礼罢次诸公韵》,不仅是对历史与现实深刻反思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艺术魅力的佳作。在这首诗中,曹伯启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个人经历与社会变迁、自然景象与人文精神紧密相连。
曹伯启的诗歌创作生涯始于元世祖至元年间,他曾任兰溪主簿、常州路推官等职,治理地方时注重宽简之法,深受百姓爱戴。他在至治间任集贤学士、侍御史等职,并在泰定帝时期辞官归隐,晚年优游乡社之中。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
《乡饮礼罢次诸公韵》中的诗句“万井笙箫宴画屏,桑田倏忽变沧溟”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盛大宴会的场景,象征着盛世繁华。而“十年人事成今古,数老天留载典型”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先贤的怀念之情。这些句子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美感,还深深植根于历史的土壤之中,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与变迁。
曹伯启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他善于用朴素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思想。在《乡饮礼罢次诸公韵》中,他用“琴调既閒逢绿绮,词锋已钝出青萍”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用“尺书上达文昌府,藩邑区区尚礼经”展示了他作为官员对礼仪的重视。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个人修养,也体现了他对时代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乡饮礼罢次诸公韵》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元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感受到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氛围。曹伯启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传递了对生命、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依然可以从曹伯启的《乡饮礼罢次诸公韵》中汲取智慧,领悟人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对待工作要有严谨的态度,追求卓越;对于人生,我们要有敬畏之心,珍惜每一刻时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