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奁八咏 其三 月奁匀面

扬州青铜出深井,粉绵拂拭冰光冷。
妆楼笋指揉红玉,素娥飞出娇相并。
樱唇敛气不敢呵,脂浓粉淡劳揩磨。
双鸾掩罢出门去,一阵落花红雨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香奁八咏·其三·月奁匀面》是一首由元朝诗人黄伯旸创作的诗歌。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 作者介绍
  • 黄伯旸,元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其作品在当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1. 原文与翻译
  • 原文:扬州青铜出深井,粉绵拂拭冰光冷。妆楼笋指揉红玉,素娥飞出娇相并。樱唇敛气不敢呵,脂浓粉淡劳揩磨。
  • 译文:扬州的青铜从深井中取出,用粉绵轻轻擦拭,反射出冰冷的光芒。在装饰华丽的妆楼上,像嫩笋一样的手指揉捏着红色的玉石,月亮里的嫦娥飞出来,和她美丽的形象并肩而立。嘴唇收紧不敢张嘴说话,脸上涂抹了厚重的脂膏和薄薄的粉底,被用来擦掉瑕疵和不完美的妆容。
  1. 诗作赏析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词形式,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扬州青铜出深井”,既形容了物品的质地也象征了人的坚韧不拔;“素娥飞出娇相并”则通过嫦娥这一神话人物来表达女性的优雅和美丽。
  • 主题深度:通过对日常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诗中的“扬州青铜”、“粉绵”、“妆楼”、“素娥”等元素,都带有一种超脱现实、追求高洁品质的意味。
  1. 创作背景
  • 黄伯旸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很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经历的激发。元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常常借古讽今,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盼。
  1. 文化意义
  • 在中华文化史上,此类诗词作品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也蕴含了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美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香奁八咏·其三·月奁匀面》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文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和深邃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