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伯旸
下阶拜新月,空庭夜如水。 相思隔千里,未有团圆意。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下阶拜新月 - 含义分析:此处“下阶”指的是台阶,象征着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物理位置;而“拜新月”则是指对月亮进行礼拜或表达敬意的动作,常被用于表达思念之情。 - 文化背景: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月作为抒发情感的对象,新月更是增添了几分清冷、幽远的意味,使得这一行为显得更加深情和诗意。 2. 空庭夜如水 - 含义分析
【译文】 七宝方床冰清玉洁,软粉半铺紫檀屑。 凌波小袜早晨的足迹轻,一钩浅印纤纤细月。 金莲衬托着脚步身欲浮,雁沙踏破春花应羞。 赢得纤腰柳枝瘦,珍珠百斛知谁收。 【注释】 香奁:妇女梳妆用的镜匣。八咏: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所作《四首》诗,共八题。 七宝:指七种珍宝。方床:古代的一种方形床榻。冰漾洁:冰清玉洁。 软粉:指搽在脸上或身上的一种白粉。半铺:一半铺展。紫檀屑:指紫檀木制成的粉。 凌波
昨夜海棠花,睡足西窗雨。 春梦若无凭,知在阿谁处。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昨夜海棠花”:描述了诗人在昨夜观赏到盛开的海棠花的情景。海棠花以其艳丽的色彩和优雅的姿态著称,是春天的象征。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留恋。 - “睡足西窗雨”:描绘了诗人因为欣赏海棠花而彻夜未眠,直至西窗边的窗户被细雨滴打至湿透。这里的“雨”不仅仅是自然现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绪的流转。 -
香奁八咏 其四 水盆沐发 井花满注玻瓈绿,一片春澌莹如玉。 晴窗解下十八鬟,三尺青丝漾寒渌。 兰膏洗尽香腻消,满手绿苔新带潮。 露蝉翅湿飞不起,花雾晓收红日高。 注释: 1. 井花满注玻瓈绿:井花指的是井中的泉水,满注则意味着泉水充满了容器。这里的瓶子或者罐子是绿色的,因为井花的颜色。 2. 一片春澌莹如玉:春澌是指春天的溪水,它清澈透明,如同玉石一样。 3. 晴窗解下十八鬟
【注释】 香奁:女子梳妆打扮的闺房。八咏: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作《八咏》,共八首,其中第一首《金兽》即咏香奁,后人以“金兽”代指香奁。金钱卜欢:用金钱占卜欢乐之事。金钱,这里用作比喻。宝猊(ní):狻猊,传说中狮子一类动物,这里借指香炉。 蟠(pán):盘旋的样子。紫烟:指香烟缭绕上升。玉葱:形容细而长的手指。双团圆:指双手握成圆形。 苍苍天:苍天,天空。暗语:低声私语。瓠犀(hù shī)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天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青娥筛空冰粉乾,石光如镜歊清寒。 “青娥”指的是年轻美丽的女子,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妻子。“筛空冰粉乾”形容女子在秋天的早晨梳妆打扮,将脸上的冰粉擦干。“石光如镜”形容窗外的景色像镜子一样明亮清澈。“歊清寒”形容清晨的凉意和霜花的美丽。 更长月白响不绝,碧梧惊起双栖鸾。 “更长月白”形容月光更加明亮。“响不绝”形容秋虫的声音此起彼伏
与君生别离 朱帘长不开。春风故相撩,燕子双归来 1. 诗句释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长久分离的无奈和哀愁。 2. 译文注释:《香奁曲·其一》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黄伯旸通过“与君生别离,朱帘长不开”描绘了因与朋友离别而产生的惆怅之情。其中,“朱帘”象征着隔绝和阻隔。 3. 作品赏析: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离愁别绪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春光和归燕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注释】 翠袖啼痕:用翠绿的袖子指代泪痕。 石竹绣罗双袂单:石竹花绣着罗纹的衣袖,双袖却只有一只。 绮窗日暮笼轻寒:雕有花纹的窗户,傍晚时被笼罩在一层淡淡的轻寒之中。 秋波滉漾落铅水:秋水般明净的双眼波光粼粼,仿佛映照着铅水的清辉。 相思几点春斑斑:思念之情如同点点春花一样,绽放在心上。 脂浓粉腻半尘土:脸上的脂粉和脸上的妆容都显得有些脏污不堪。 玉臂娇柔懒轻举:手臂纤细如玉,姿态娇美而慵懒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翻译,最后分析赏析。 (1) 香奁八咏:是《西清诗钞》的篇名。此诗为其中之一。 ③月奁匀面:“奁”即镜匣,借指镜子。 ④扬州青铜出深井:用扬州古称“广陵”来代称扬州。 ⑤粉绵:以粉状物扑在脸上,使面色白净润泽。
【注释】: 香奁八咏其五绣床凝思碧纱(bì shā)如雾针(zhēn)如芒,茜(qī)红绒索三尺长。 越罗(yuè luó)幅宽金缕细,绿波飞起双鸳鸯。 匿(nì)兰含蕙春无语,一寸柔肠千万绪。 青鸾锦字期不来,恨满城南杏花雨。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全诗以“绣床”、“绣被”为物象,以“绣床”的“凝思”、绣被的“幽独”为抒情对象,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