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翼新堂,有阃有房。
人人来居,既安既舒。
既好既宁,载燠载清。
言䦱于门,以写我诚。
有齐其马,有伉其轩。
为子来者,允贵且贤。
贵容舒迟,贤有令仪。
尔因尔宗,先君之思。
翕尔兄弟,具于嘉旨。
我饮我食,先君之子。
诗言柔温,礼言著存。
我抚我惠,先君之孙。
乐哉谁氏,维周寿母。
畴克致兹,周南仲子。
君子善颂,文则多有。
又永歌之,以导燕喜。
致乐堂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杜本创作的四言诗《致乐堂诗》是元代的文学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杜本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座名为“嘉斯堂”的建筑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情感与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建筑物的建造初衷与功能,还体现了对家族成员生活的重要影响,以及建筑对于后代子孙的深远意义。
杜本,元清江人,字伯原,号清碧,是一个学识渊博、善属文的人物。他隐居于武夷山中,虽然被征召为翰林待制,但他选择了以疾病为由推辞。杜本为人淡泊名利,特别注重义理,天文地理、律历度数等学问无不通晓,尤其擅长篆隶书体,有著作《四经表义》、《清江碧嶂集》等。
《致乐堂诗》的开篇“有嘉斯堂,实谁致乐”,即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建筑的赞美和对其中所蕴含精神的推崇。诗中详细描写了嘉斯堂的建筑特点和功能,强调其为家族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支撑。这种建筑不仅是为了居住,更是一种家族荣誉和责任的象征,体现了古代家族制度下对后代的期望与关怀。
杜本在诗中多次提及“宜尔子孙,奉盘献莼”,这不仅仅是对建筑的描述,更象征着对后代子孙的期望和祝福。通过这种方式,杜本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乐观预期,以及对后代能够继承并发扬家族优良传统的信心。
《致乐堂诗》通过对嘉斯堂的描述,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建筑风貌和审美观念,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家族观念。它不只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历史文献,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家族的文化传承。
杜本的《致乐堂诗》是元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文字,展示了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家族和后代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