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喜雨

纥干生处。
几时飞去。
欲去被天留住。
野人得饱更无求,看满意、一犁春雨。
田家作苦。
浊醪酿黍。
准备岁时歌舞。
不妨分我一豚蹄,更试听、今秋社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鹊桥仙·喜雨》是元代诗人刘因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田野上的景象和农民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丰收的期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东山,又称病翁,中山阳曲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词作品以抒情见长,尤擅长写景和咏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
    纥干生处,几时飞去。欲去被天留住。野人得饱更无求,看满意、一犁春雨。田家作苦,浊醪酿黍。准备岁时歌舞。不妨分我一豚蹄,更试听、今秋社鼓。

  2. 诗歌赏析

  • 开篇:“纥干生处,几时飞去”以神话中的神鸟纥干起兴,暗示雨的降临如同神灵眷顾,令人期待。
  • 主题表达:诗中通过对农民耕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于自然的依赖和敬畏。
  • 艺术特色: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鹊桥仙·喜雨》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词,更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和谐的自然世界。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刘因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传达了他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和对丰收的期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