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名安乐一蘧庐,百尺源头访故居。
万古千秋示诸掌,先生经世有遗书。
安乐窝
介绍
《安乐窝》是北宋诗人邵雍的一首七言绝句。
邵雍的《安乐窝》以其淡泊明志、恬静自足的生活态度,以及通过暮春景象描绘出的悠然心境,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寻求内心宁静的审美理想。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写照,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精神自由和心灵安宁的重视。
相关推荐
窝名安乐一蘧庐,百尺源头访故居。 百尺源头:比喻学问渊博、知识深厚。 访故居:到旧日的家宅去拜访。 万古千秋示诸掌:意思是说,先生一生留下的学问和经验,像万古长存一样被人们传颂。 先生经世有遗书:指先生在世时留下的许多治国安民的主张和思想,如《易》《诗》等经典著作。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古代学者(可能是孔子)的颂扬。他称赞这位学者的学问渊博,像百尺高山源头一样源远流长
诗句: 兹山曾姓孙,公来复为邵。 茅宇亦人群,远心豁茜峭。 危坐二十年,阴阳恣翻校。 用志疑于神,神者亦相劳。 衣冠等韦编,从敝得灵造。 忽于消息门,顿出混蒙窍。 既了图南心,乃与公和笑。 始信玄驹穴,饶有日月照。 未来已成昨,万古空相吊。 弄丸任真行,击壤从俗调。 我来揽遗迹,沉冥想观妙。 万有亦何思,乾坤本不耀。 耳目尽系表,若为论太少。 羲皇不离人,无言日相诏。 幸谢执戟疲,可展床头好。
赏析: 此诗为咏古之作,通过对古代帝王与渔樵等平民百姓交往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境遇的独特见解。 首句“传得羲皇未画图”,羲皇,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他被视为中华文明的始祖。这句诗意味着尽管伏羲时代已经有帝王存在,但他的治理并未留下具体的图像或记载。这暗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历史事件往往超越了文字记载的范围。 次句“清风千古此山隅”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和对应的译文: 安乐窝 一室传为安乐窝,相应于此乐何多。 数穷今古人难测,名著乾坤世不磨。 自信平途无枳棘,谁论沧海有风波。 龙楼凤阁频瞻眺,其若衡门自在何。 注释 - 安乐窝:一个充满幸福和宁静的地方。 - 一室传为安乐窝:这个房间被传为一个充满欢乐和平静的地方。 -
赏析: “山抱天根净,波函月窟深。”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第一句中的“山抱”意味着大山环绕,给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感觉;而“天根净”则暗示了天空的广阔和清澈,仿佛能洗净一切尘埃。第二句中的“波函月窟深”则形象地描绘了大海的深邃和神秘,仿佛月亮的藏身之所。整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静谧安详的情感。 “名窝封宿草,首尾向谁吟?” 这句诗则是在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的《安乐窝》。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一、注释 1. 安乐窝:这是一首诗的名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2. 谁筑行窝古涧滨:描述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被命名为“安乐窝”,可能是因为它的自然环境或者文化氛围适合人们居住和享受生活。 3. 衣冠犹见宋遗民:这里的“衣冠”指的是古代的士人,而“宋遗民”则是指南宋时期的遗民,也就是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国家的人们
【注释】 百仞岑:指极高的山峰。羲皇:传说中伏羲氏、神农氏的并称,即伏羲、神农。首尾吟:指《离骚》中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曾谪居”等句。 【赏析】 此诗以寻幽探胜为题,写诗人在山间行踪。首联写诗人乘兴寻幽,来到高山峻峰之上;颔联写西风吹过树木,古堂的阴影斑驳交错;颈联抒发了对古人已去,无人了解当年首尾吟诗意境的遗憾之情
安乐窝 青松标胜地,白石护行窝。 窗迥摇珠斗,亭幽长薜萝。 云崖风色冷,日夕鸟声多。 皇极杳难测,其如仰止何。 注释: - 安乐窝:指一个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住所。 - 青松标胜地:青松象征着长寿和坚韧,是自然美景的代表,这里指的是这个住所所在地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 - 白石护行窝:白石代表着纯净和坚贞,这里指的是这个住所的建筑材料非常坚固耐用,能够很好地保护人们的生活。 - 窗迥摇珠斗
安乐窝 岂知其人,却知苏门外有安乐窝; 犹存邵子遗风,故有邵子窝。 颓堂移岁序,遗像肃松萝。 颓败的堂屋,已将岁月推移; 遗留下的画像,肃然如同松萝。 独立青冥晏,空山白露多。 独自站在青天苍茫中, 空寂的山上,白露满地。 求之不可见,渺渺奈愁何。 寻求它却找不到,茫茫然令人忧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自然风景图。首联“讵识苏门外
注释: 安乐窝:指石缝中的小窝,也比喻隐居之地。 乱石堆中安乐窝:在乱石堆中,有一个像安乐窝一样的小窝。 高风千古重山河:高洁的风范和志向,永远被世人所铭记,就像历史上的河山一样,永远不会被忘记。 我来欲起羲皇睡:我来时想要唤醒沉睡的伏羲氏。 细问当年首尾歌:仔细询问当年开篇和结尾的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环境和氛围,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注释】 安乐窝:隐逸的处所。 高贤:指高尚的贤人。 易:八卦之一,象征阳。 林壑:山涧林木和山谷,这里借指隐居的地方。 萝径:藤萝覆盖的小道。 扶云:云雾环绕。 石门:指岩石构成的门户。 碑残句:残缺不完整的碑文。楚氏:指楚国的贤人屈子。 羲皇:指伏羲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赏析】 此诗是诗人隐居山林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及对贤人的仰慕之情。
安乐窝 尧夫昔沦迹,斯地寄箪瓢。 杖屦无俗事,名贤多素交。 山川犹蔼蔼,桃李已萧萧。 击壤留佳句,风流亦自豪。 注释: 1. 尧夫:这里指的是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他曾因仕途不顺而隐于辋川别墅,后被称为“摩诘居士”。 2. 斯地:这里指的可能是王维的辋川别墅。 3. 箪瓢(dān piáo):古代用来盛饭用的竹器,也用来比喻清贫的生活。 4. 杖屦(zhàng j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