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庆远游青原

平生嵩恒心,今日行兹原。
东风岂不好,褰衣步青天。
境空忽欲动,意却仍贪前。
白日照八极,千厓偃如眠。
芙蓉远脩供,铃铎昼不喧。
佛祖了何语,香炉自生烟。
群经过名教,乃以文字传。
题诗杂好丑,讷者存岁年。
不知自有此,登览谁最先。
春桥唤饮酒,一醉日可千。
阴阴风在麓,炯炯天映泉。
同来不同趣,隔花亦垂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张庆远游青原》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感悟的古诗。刘诜在这首诗中展现了深厚的文学造诣以及他对自然与哲学的思考。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人与创作背景
  • 诗人生平:刘诜,字子华,生活在宋代,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审美追求。
  • 创作时间与地点: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诗中的意境推测,可能是在一次与朋友张庆远的共同出游中所作,地点很可能位于青原山一带,这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名胜之地。
  1. 诗歌原文
  • 开头部分:“平生嵩恒心,今日行兹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坚持理想的肯定以及对此次旅行的期待和兴奋。
  • 中间部分:“东风岂不好,褰衣步青天。”描述了诗人在春风拂面的美好天气下,脱下外衣,漫步于青原山之巅的惬意情景。
  • 结尾部分:“芙蓉远脩供,铃铎昼不喧。”描绘了山间景致的静谧,以及寺庙内香炉香烟缭绕的宁静场面。
  1. 诗歌赏析
  • 意境之美:诗中的“白日照八极,千厓偃如眠”等句,生动地勾勒出青原山的壮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
  • 哲思之深:通过“佛祖了何语,香炉自生烟”等句,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
  1. 文化意义与影响
  • 历史价值:作为宋代的文学作品,《和张庆远游青原》不仅展示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文化氛围的窗口。
  • 启示作用: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哲理的描绘,该诗激励人们去探索自然的美和人生的真谛,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启发性。

通过对《和张庆远游青原》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人生活情趣的反映,更是其哲学思考和文化追求的产物。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