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茉莉

檐栊午寂,正阴阴窥见,后堂芳树。绿遍长丛花事杳,忽见琼葩丰度。艳雪肌肤,蕊珠标格,消尽人间暑。还忧风日,曲屏罗幕遮护。
长记歌酒阑珊,微闻暗麝,笑觅衣沾露。月没阑干天似水,相伴谢娘窗户。浴后轻鬟,凉生滑簟,无限风流处。惹人幽梦,枕边零乱如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茉莉》是一首描绘茉莉花的词作,出自清末民国初的高野竹隐之手。下面将围绕此作品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信息:高野竹隐,原名清雄,字铁生,号修箫仙侣,为日本明治词坛“三雄”之一。他早年任职神社职员,中年后则在中学担任汉语教师,通经史、工诗词,用笔矫健,骨气沉厚。

  2. 创作背景:《念奴娇·茉莉》的创作背景与高野竹隐的生活经历紧密相连,他在日本的生活中接触并欣赏了中国古典文化,特别是对明朝文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因此选择以明朝诗人于玉班的《念奴娇·茉莉》为蓝本,创作出了这首词作。

  3. 内容赏析:从词的字面上来看,“檐栊午寂,正阴阴窥见,后堂芳树”,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午后场景。“绿遍长丛花事杳,忽见琼葩丰度”和“艳雪肌肤,蕊珠标格,消尽人间暑”这些句子不仅生动地描述了茉莉花的美态,也透露出词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赞美。

《念奴娇·茉莉》不仅是高野竹隐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作,同时也是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一份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古典文学作品的了解,可以进一步感受到中文诗词的韵律美和艺术魅力,以及它如何跨越时空,成为连接不同文化和历史的桥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