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池州赵司理时君以棘事入都过访

入门相见便呼奇,大觉风标胜昔时。
才读永州司马记,又吟杨部法曹诗。
龙门目我能无愧,牛耳期君定不疑。
忽忆弇中何所似,三春杨柳最青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池州赵司理时君以棘事入都过访》是唐代文人韩愈所作的一篇赠别诗。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送别赵司理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揭示了作者的人生观念和处世态度。

诗的原文如下:

故人江海别,曾识楚王云。
赐沐沾微渥,移文到转文。
我惭虽不敏,受惠更宜勤。
惜此同舍老,东归少日闻。

首联“故人江海别,曾识楚王云”两句中,诗人回忆与故人的离别场景,以及他们曾经相识的经历。这里的“楚王”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王,而“云”则是指楚地的风景或历史人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故人在江海之畔告别的情景,同时也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颔联“赐沐沾微渥,移文到转文”两句中,诗人回忆起自己收到皇帝的恩惠。这里的“赐沐”是指皇帝赐予的沐浴礼遇,而“微渥”则是指皇帝的恩泽虽然微小但足以滋润人心。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朝廷的忠诚和敬仰。

颈联“我惭虽不敏,受惠更宜勤”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惭愧之情和对于受惠者的感激之情。这里的“不敏”表示诗人自谦,认为自己才能有限;而“受惠更宜勤”则是说在接受恩惠的同时更应该珍惜机会,加倍努力工作。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责任的重视,也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念和处世态度。

尾联“惜此同舍老,东归少日闻”两句中,诗人感叹与故人的分别,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同舍老”指的就是与故人一起共度时光的老人,而“东归少日闻”则是指诗人即将离开京城返回家乡的时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与故人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也揭示了作者的人生观念和处世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故人离别、接受恩惠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等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人生观念和处世态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