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休宁以棘事过金陵见枉有内子之戚思归慰留之

彻棘寒花久自黄,留君小住亦无妨。
总然叶县能飞舄,其若河阳有悼亡。
得句且宽身外事,消忧为发酒中狂。
只今循吏兼文苑,屈指何人与雁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休宁以棘事过金陵见枉有内子之戚思归慰留之》是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丁休宁以棘事过金陵见枉有内子之戚思归慰留之》作为其作品中的一篇,不仅是诗歌艺术的代表,同时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情世故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境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世贞的诗作多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首诗中,“彻棘寒花久自黄,留君小住亦无妨”这两句,王世贞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寒霜中的黄花图景。黄花象征着坚韧与不屈,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同时,“留君小住亦无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宽容和接纳,展现了一种超越功利的友情。

王世贞的诗歌不仅注重情感表达的真挚与深刻,更重视艺术形式的创新与完善。“得句且宽身外事,消忧为发酒中狂”这两句,通过饮酒来抒发内心的忧愁与无奈,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应对之道。而“总然叶县能飞舄,其若河阳有悼亡”,则用典的方式,巧妙地将人物命运与历史事件相联系,既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学识,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丁休宁以棘事过金陵见枉有内子之戚思归慰留之》不仅体现了王世贞精湛的诗歌艺术,更揭示了诗人深刻的人生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首诗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和审美享受,也为理解明代社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