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留别诸子

胜会嗟无几,同心苦易离。
花前不酩酊,别后徒凄其。
山鸟调新语,风杨舞弱枝。
徘徊春渚上,落景怆分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留别诸子》是明代诗人王懋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分别之际的依依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春日留别诸子》的作者是王懋明,他是一位著名的明代诗人,曾任职于万历戊子进士,与施渐、王懋明、姚咨并称为“锡山四友”。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在当时文人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2. 原文节选:胜会嗟无几,同心苦易离。花前不酩酊,别后徒凄其。山鸟调新语,风杨舞弱枝。徘徊春渚上,落景怆分歧。

  • 节选原文:胜会嗟无几,同心苦易离。 花前不酩酊,别后徒凄其。 山鸟调新语,风杨舞弱枝。 徘徊春渚上,落景怆分歧。
  • 注释说明:此诗为五言律诗格式,每句五个字,共四句,押韵平声,节奏鲜明,便于诵读。诗句中的“无几”、“易离”等字眼传达出诗人对相聚时刻短暂的感慨;“花前不酩酊”、“别后徒凄其”等则描绘了离别时的心境。此外,“山鸟调新语”、“风杨舞弱枝”等描绘自然景象的诗句,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最后,“徘徊春渚上,落景怆分歧”更是点明了诗人在分别后的孤独和感伤。
  1. 作品赏析:《春日留别诸子》作为王懋明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更在情感上触动了读者的心弦。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有离愁别绪又不失诗意的情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诗人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别离画面,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那份独特的美感和情感深度。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离别诗,而是成为了一部具有丰富内涵和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

《春日留别诸子》不仅是明代著名诗人王懋明的一首经典之作,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人文精神和美学追求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美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