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太史使朝鲜二首

寰宇天开万历辰,殊方建节借词臣。
箕封异代恩光旧,汉诏重熙景命新。
辽海月明秋出塞,鸭江星动夜通津。
波平到处惊相讯,为报中朝有圣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韩太史使朝鲜二首》是明代王弘诲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出使朝鲜的关切与祝愿。王弘诲通过这首诗向韩太史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其出使朝鲜任务的祝福。

在诗中,“玉节翩翩拂曙霞,侍臣衔命拜京华。”描绘了韩太史使团出发时的景象,玉制节杖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珍贵。这反映了当时外交出使的重要程度,以及出使者的崇高地位和使命的严肃性。接着,“紫泥诏下九天阙,绿水江通八月槎。”展现了朝廷的圣旨从皇宫直达边塞,以及使团乘坐的船只沿着碧绿的江水,穿越重重障碍直至朝鲜的壮观场景。这不仅体现了国家之间的政治交流,也展示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

王弘诲在诗歌中还表达了他对朋友即将面临的挑战和责任的认识。“投笔云封西掖草,拥旄霜放北山花。”这里,他借用历史上著名的辞官归隐与抗金名将的典故,暗示朋友虽离开京城(西掖)投身于国事,但也能如英雄般抵御外侮,为国家带来和平与荣光。这种表达不仅体现了王弘诲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彰显了他对朋友能力的信任和对国家和平的深切期待。

王弘诲通过对友人的勉励,也反映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笔”和“拥旄”两个典故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还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民族利益的维护。这表明王弘诲不仅是一位文人,还是国家的忠诚守卫者。

《送韩太史使朝鲜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祝愿的古诗,更是一部充满历史感和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它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