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影纷无数。偷眼斜回觑。阑干十二绣帘垂,住。住。住。乱蕊繁花,熏人无奈,非侬留处。
绿影轻风度。芳草天涯路。翩翩清梦自逍遥,去。去。去。纵使飘零,依然不似,轻狂柳絮。
醉春风咏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春风·咏蝶》是明末清初诗人王夫之创作的文学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的相关信息:
作者简介:《醉春风·咏蝶》的作者,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生于明崇祯壬午年,即公元1619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年,即公元1720年。王夫之是一位学者,他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包括诗学理论著作和诗词创作。他的《诗绎》《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南窗漫记》等作品合编为《姜斋诗话》,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理解与深刻见解。
作品原文:《醉春风·咏蝶》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红影纷无数。偷眼斜回觑。阑干十二绣帘垂,住。住。住。乱蕊繁花,熏人无奈,非侬留处。绿影轻风度。芳草天涯路。翩翩清梦自逍遥,去。去。纵使飘零,依然不似,轻狂柳絮。”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蝴蝶在花间飞舞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作品鉴赏:《醉春风·咏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古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王夫之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红影”、“绿影”、“芳草”等,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景象。同时,通过对蝴蝶的细致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由与美丽的无限追求和向往。
《醉春风·咏蝶》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体现了王夫之深邃的思想和艺术才华。这首诗不仅是王夫之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的体现,也是明清时期文人对于自然和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