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柳水桂

不惜轻盈,取次浓妆珠蕊。似凭阑、绿云倦倚。低鬟微笑,喷兰襟香细。敛幽情、闲心如水。
道是江妃,还似月中仙子。向秋清、露凝芳髓。冷然孤秀,怕微霜风起。索细挽、柔条重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中柳水桂》是明末清初诗人王夫之创作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背景:

  1. 作者简介
  •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他是明崇祯壬午举人,永历时官行人司行人。入国朝后,隐居不出,有《姜斋诗集》。王夫之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其哲学思想亦对后世影响深远,所著达百余种,其中七十种收入《船山遗书》。
  1. 作品原文
    不惜轻盈,取次浓妆珠蕊。似凭阑、绿云倦倚。低鬟微笑,喷兰襟香细。敛幽情、閒心如水。道是江妃,还似月中仙子。向秋清、露凝芳髓。冷然孤秀,怕微霜风起。索细挽,柔条重觑。

  2. 词句解析

  • “惜轻盈”,形容轻飘飘的姿态;“取次浓妆”,意味着不拘一格地装扮自己。
  • “似凭阑、绿云倦倚”,描绘了一幅美人倚靠栏杆,面带倦意的画面。
  • “低鬟微笑,喷兰襟香细”,展现了女子温柔婉约的神态,以及她散发出的淡雅气息。
  • “敛幽情、閒心如水”,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 “道是江妃,还似月中仙子”,以神话中的仙女比拟女子的美丽和纯洁。
  • “向秋清、露凝芳髓”,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清新的气息和露水的清凉。
  • “冷然孤秀,怕微霜风起”,体现了一种高洁孤傲的气质,同时也暗示了对秋风的畏惧。
  • “索细挽,柔条重觑”则传达了一种细腻而深情的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1. 作品主题
  • 《风中柳水桂》作为一首词,其主题涉及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通过对柳树和桂花的描写,诗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同时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
  1. 文化价值
  • 王夫之的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风中柳水桂》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和人的情感世界。王夫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