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顿公铁壁崖

铁壁崖前坐,人间事不闻。
瀑高千尺水,秋落万重云。
月澹江连鹤,山闲我与君。
古来栖此地,悟道已成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顿公铁壁崖》是明代诗人王鸣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王鸣雷,字东村,又字震生,为明末清初的诗人。其生平资料不多,但已知他是一位有志于诗歌创作的文人。他的诗作以五言律诗见长,显示了他在古代诗歌领域的深厚造诣。
  2. 作品原文:诗的全文如下:
  • 铁壁崖前坐,人间事不闻。
  • 瀑高千尺水,秋落万重云。
  • 月澹江连鹤,山闲我与君。
  • 古来栖此地,悟道已成群。
  1. 诗意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铁壁崖前静坐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心无杂念的心境。诗中的“瀑高千尺水,秋落万重云”形容了铁壁崖的自然景观,瀑布高悬如千尺,秋天云雾缭绕,给人以壮阔和神秘之感。而“月澹江连鹤,山闲我与君”则展现了月光下,江水宁静、鹤翔天际的景象,诗人与友人在此共赏自然之美,增添了诗中的情感深度。最后,“古来栖此地,悟道已成群”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修行的深刻理解,认为此地是古往今来的修炼者所聚集的地方,体现了诗人对于悟道的重视和追求。

《题顿公铁壁崖》不仅是王鸣雷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体现,也是明代诗歌创作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赏析,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艺术魅力,还能进一步了解明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学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