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兰窗别号

沙明水碧茅溪上,风露香中小结庐。
何处杏坛孤操远,百年花圣一窗虚。
清标自得天然致,太极谁知不在书。
坐到无言浑与化,春风桃李又何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兰窗别号》是明代诗人王希文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王希文,本名世宁,字景纯,号石屏。他出生于东莞,自幼倜傥负奇气,弱冠时已名声大噪。嘉靖七年(1528)解元,八年(1529)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因弹劾不避权贵和忤夏言,被改调南京,但最终仍归乡隐居,享年不详,有《石屏遗集》传世。
  1. 诗歌原文:《题兰窗别号》的全文如下:
    沙明水碧茅溪上,
    风露香中小结庐。
    何处杏坛孤操远,
    百年花圣一窗虚。
    清标自得天然致,
    太极谁知不在书。
    坐到无言浑与化,
    春风桃李又何如。

  2. 诗歌赏析

  • 此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首联“沙明水碧茅溪上”描写了清澈的水面上漂浮着的茅草,以及明亮的阳光照射在水面上的波光粼粼。
  • 颔联“风露香中小结庐”,进一步描述了诗人所居住的小屋,这里充满了自然的香气和宁静的气息。
  • 颈联“何处杏坛孤操远,百年花圣一窗虚”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于知识传承的渴望。这里的“杏坛”代指古代学堂或讲学之所,诗人用“孤操远”来表达自己独立自主、不受他人影响的态度;而“百年花圣一窗虚”则意味着虽然学问渊博,但真正的智慧和价值却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通过实践来体现。
  • 尾联“清标自得天然致,太极谁知不在书”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学问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的“清标”指的是清廉的品质和高尚的志向,而“天然致”则意味着这种品质和志向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太极”则是指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而人的修身养性也离不开对阴阳平衡的把握。
  • 尾联“坐到无言浑与化,春风桃李又何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思考。这里的“无言浑与化”可以理解为诗人在静坐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春风桃李又何如”则引用了桃花和李花的比喻,表示诗人希望自己的学问和品德能够像春天里的花朵一样,不仅美丽而且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题兰窗别号》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深入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