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翠楼为金溪赵公理赋

若翁仙去竟如何,手植琅玕已满坡。
门口直开三径入,楼中应待七贤过。
昼长苍雪飘帘幕,夜静清风响佩珂。
最好年年雷雨后,阶庭添得锦䙀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仍翠楼为金溪赵公理赋》是明代诗人王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介绍:《仍翠楼为金溪赵公理赋》的作者是王绂,字孟端,号友石生,是明常州府无锡的一位杰出文人。王绂自幼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因推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尤擅画山水竹石,有“九龙山人”之称。

  2. 诗歌内容:王绂这首诗通过对“仍翠楼”的描写,表达了对赵公的怀念和敬意。其中“若翁仙去竟如何,手植琅玕已满坡。”描绘了赵公仙逝后的凄凉场景,而“门口直开三径入,楼中应待七贤过。”则反映了他对友人的追忆和期待其归来的愿景。

  3. 艺术风格:王绂的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在这首诗中,“昼长苍雪飘帘幕,夜静清风响佩珂。”等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投入和艺术追求。他的绘画作品也同样展现了这种风格,如他自称为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王绂的这种艺术追求和高洁人格,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仍翠楼为金溪赵公理赋》不仅是王绂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其艺术成就的体现。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优美的文字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