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高台首重回,五云何处是蓬莱。
帆随雁影天边去,人共春光日下来。
淮甸烟销平似掌,河流冰泮碧于苔。
翠华行幸应非远,佳气氤氲绕上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上高台首重回,五云何处是蓬莱。
帆随雁影天边去,人共春光日下来。
淮甸烟销平似掌,河流冰泮碧于苔。
翠华行幸应非远,佳气氤氲绕上台。
《登剑台望京华作》是明代诗人王绂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全文如下:
一上高台首重回,
五云何处是蓬莱。
帆随雁影天边去,
人共春光日下来。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的“五云”象征着家乡的天空,而“蓬莱”则是指传说中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家园的向往。同时,诗人还捕捉了自然界的生动画面,如“帆随雁影天边去”,描绘了一幅大雁飞过天际的美丽景象,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自由与宁静。
诗中的“人共春光日下来”也体现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人们在春天的美好时光中共同欣赏着大自然的美。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登剑台望京华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王绂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精神追求的一种反映。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深远的文化价值和美学意义也为后人所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