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舟中酒后写呈胡祭酒兼同行诸公

官船溯河明月夜,千里河流金液泻。
水拍船溯月在天,月色波光两相射。
此时清兴不可遏,须待倾觞共陶写。
行庖美味虽云重,更觅溪鲜问渔舍。
蟹螯初肥良足珍,霜馀梨枣甘于蔗。
同行况复皆贤豪,襟怀岂是寻常者。
胡公一代大司成,文章声誉追班马。
延陵给事钱塘客,每出新诗儗风雅。
东阳兄弟居翰林,一双白璧千金价。
林黄二子才更奇,往往辞气凌鲍谢。
云间尤喜紫阳孙,笔底龙蛇众惊诧。
一时会合非偶然,共沐恩光来日下。
霏霏珠玉动生风,济济衣冠俨成画。
嗟予年少尝好游,临水登山日无暇。
时当有月达旦饮,典衣肯顾山妻骂。
年来老病不复饮,每见深杯辄生怕。
不知今夕是何夕,狂态依然莫能罢。
酒阑兴尽不复散,共向船窗相枕籍。
须臾月落水自流,斗柄低回柁楼挂。
骑鲸李白远莫攀,梦鹤坡翁久仙化。
人生所贵在适意,尘虑何须苦萦挂。
灯前漫尔写长谣,留向他年作佳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夜舟中酒后写呈胡祭酒兼同行诸公》是明代诗人王绂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作不仅展示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文采和才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之间的交往情景。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王绂,字孟端,明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曾任官中书舍人,参与过迁都的准备工作和明成祖朱棣北巡的事务。
  1. 诗作原文
  • 官船溯河明月夜,千里河流金液泻。
  • 水拍船窗月在天,月色波光两相射。
  • 此时清兴不可遏,须待倾觞共陶写。
  • 行庖美味虽云重,更觅溪鲜问渔舍。
  • 蟹螯初肥良足珍,霜馀梨枣甘于蔗。
  • 同行况复皆贤豪,襟怀岂是寻常者。
  1. 诗作内容解析
  • 首联描写了夜晚官船沿河行进时的情景,河水与月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 颔联通过“水拍船窗月在天”进一步营造了静谧的画面,月亮和波光相互映照,给人以美的享受。
  • 颈联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时刻的珍惜,以及期待与朋友们一起畅饮交流的心境。
  • 尾联转向生活细节,描述了品尝美食的同时,也不忘寻找当地的新鲜食材,体现了与友人间的生活情趣。
  1. 艺术特色分析
  • 王绂的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古体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具有很强的韵律美。
  • 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明月”、“金液泻”、“水拍船窗”等,都极具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夜晚。
  •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王绂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还展现了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情感价值和文化内涵。
  1. 历史与文化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王绂个人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朝时期文人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以及文人群体的生活方式。
  • 通过对王绂生平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价值,从而对明朝的文化有一定的认识。

王绂的《月夜舟中酒后写呈胡祭酒兼同行诸公》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及当时的社会风貌。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优美的文字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无疑是值得细细品读与欣赏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