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宴集海田张氏家楼

谷雨新晴海气凉,远山楼外色苍苍。
烟深野树闻歌鸟,风急飞花落羽觞。
玉屿金塘看月出,锦筵红烛醉宵长。
独怜踪迹犹萍梗,客里挥毫谩自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宴集海田张氏家楼》是明代诗人王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谷雨新晴时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春日景象。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王恭,字安中,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于七岩山,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首句“谷雨新晴海气凉”,写出了雨后的清新凉爽,海的气息尤为明显。
  • “远山楼外色苍苍”,描绘了远山在楼外显得格外清晰,颜色苍翠。
  • “烟深野树闻歌鸟”,说明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中,可以听到歌声。
  • “玉屿金塘看月出”,描写了在玉屿或金塘边观赏明月升起的情景。
  • “锦筵红烛醉宵长”,形容夜晚宴会上红烛辉煌,人们沉醉在酒席中。
  • “独怜踪迹犹萍梗,客里挥毫谩自伤”,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受,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旧和感慨。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 诗人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使诗歌富有哲理性和深度。如“独怜踪迹犹萍梗”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暮春宴集海田张氏家楼》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哲思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