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山空落叶深,临岐那忍重分衿。
扁舟不载同归梦,片月空悬远别心。
去住谁为悲客路,东西总是失家林。
为予归去逢知己,但道平安是好音。
送林大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林大归》是诗人王恭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深情和不舍。诗中通过描绘深秋的景色和友人离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安全的良好祝愿。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王恭,字安中,号皆山樵者,长乐(今属福建)人。他是“闽中十子”之一,与林鸿诗风相近。永乐四年(1406年),他以儒士身份被推荐为翰林待诏,参与编修《永乐大典》,书成后授翰林院典籍。然而,不久之后,他选择放弃了这个职位,回归了家乡的隐居生活。
诗歌原文:《送林大归》岁晏山空落叶深,临岐那忍重分衿。扁舟不载同归梦,片月空悬远别心。去住谁为悲客路,东西总是失家林。 为予归去逢知己,但道平安是好音。
诗歌赏析:在这首诗中,王恭通过对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的描述,传达出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感。首联“岁晏山空落叶深,临岐那忍重分衿”描绘了深秋时节山野空旷、落叶飘零的景象,以及友人临别时的不舍情感。颔联“扁舟不载同归梦,片月空悬远别心”则表达了作者无法携带共同的梦想一同归去的心情,以及远行带来的孤独与思念。颈联“去住谁为悲客路,东西总是失家林”进一步描绘了朋友离去后,留下的只有旅途中的艰辛与对家的深深眷恋。尾联“为予归去逢知己,但道平安是好音”则表达了作者希望朋友归来时能遇到知己相迎,并传递出对朋友平安归家的祝福和期盼。
《送林大归》不仅展现了王恭深邃的文学造诣,也传达了他对友情的真挚感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