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矾洞山庵

石磴溪边五色光,山花细草向人芳。
世缘不到云深处,寂寂啼莺古寺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曹溪矾洞山庵》是明代诗人王应华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王应华,字崇闇,号园长,明思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仕至礼部侍郎。十七年(一六四四)归粤,辅永历帝,拜东阁大学士。帝入桂后,与函是同礼道独,法名函诸。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六有传。
  • 作品风格:王应华的作品多反映了其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他的诗歌既有对世俗生活的描绘,也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1. 诗歌原文
  • 石磴溪边五色光,
  • 山花细草向人芳。
  • 世缘不到云深处,
  • 寂寂啼莺古寺傍。
  1. 诗歌鉴赏
  • 意象之美:《曹溪矾洞山庵》中的“石磴溪边五色光”和“山花细草向人芳”等意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 情感之深:诗中的“世缘不到云深处”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而“寂寂啼莺古寺傍”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 意境之远:整首诗歌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深远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远的艺术追求。

王应华的《曹溪矾洞山庵》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