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华
祝栖壑老和尚七十初度 鼎湖深处即西方,寿佛由来不可量。 度尽世间方满愿,吾师一念与天长。 【注释】 1. 祝栖壑:人名,此处为僧名。栖壑,意指隐逸山林。 2. 七十初度:佛教用语,指的是和尚或道士的修行到四十九年后,再过七年(四十六年)即可成道。此句中指的是祝栖壑老和尚的六十岁生日。 3. 鼎湖深处: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在昆仑山的北面。这里借指祝栖壑老和尚所修得的清净境界。 4. 西方:佛教用语
曹溪矾洞山庵 石磴溪边五色光,山花细草向人芳。 世缘不到云深处,寂寂啼莺古寺傍。 【注释】:曹溪:地名。矾(fán)洞山、曹溪:都是寺庙名。五色光:佛教称佛性为佛性之“真如”或“法身”,是佛性之光。山花细草:指山林花草。 【译文】:石阶旁的溪流边,映着五彩缤纷的霞光,山林花草,向人们散发着芳香。世人的缘分不能到达深山云雾之中,只有寂静的鸟儿在古寺旁啼叫。 赏析:
次天和尚韵:次天和尚,指唐代僧人贯休。他擅长吟诗,以豪放著称,人称“诗佛”。这首诗是作者写给贯休的,表达对贯休的敬仰之情。 皈依遥望海三峰,灯焰相传岸岸通。 皈依:皈依佛教,表示虔诚信佛。遥望海三峰:形容山势高峻,云雾缭绕,犹如海中的三座山峰。灯焰相传:比喻佛法如灯火,传递不息,照亮人心。岸岸通:形容道路曲折,但总有通往目的地的路径。 半偈但聆无语处,灵山消息共从容。 半偈:指佛教经文的一部分
【注释】 甲午:指乾隆四十五年(1780)秋。仲振:人名。侄,侄子。孤亭:独木成的小亭。水成:因水而建。壶中:喻小隐处。小隐:隐居之所。万缘轻:一切世俗烦恼都抛之脑后,心无牵挂。光蓬岛:即蓬莱山,神话中的三神山之一。日月:指太阳和月亮。月夜:月光照耀下的夜晚。云山:指山的云雾。接蜃瀛:指山海相连,如仙境。柯烂:棋子落定的样子。曲终:乐曲演奏完毕。楚客:指屈原。一任清狂笑语并:任由自己放荡不羁
【注释】 1. 【梧寓纪异】:指作者在梧州寓居时所经历的种种奇异的遭遇。 2. 【皇天】:即天,上天;【眷旅人】:眷顾过路的人或寄居在外的人。 3. 【冲飙高焰失】:冲飙,急风。高焰,大火。这里指大风刮得火烛熄灭。 4. 【行水禹功新】:行水,治理洪水的工程。禹功,大禹治水的功绩。 5. 【痌瘝】:疾病、痛苦,这里是比喻人民疾苦。 6. 【苍昊合】:苍昊,天空。合,和顺
【注释】 1.甲午年:公历1944年。秋日:秋季的天气,这里指阴历七月。为:做,题词。仲振大侄:仲振,字大侄,作者的侄子。 2.幽居:隐居在深山之中。谢人群:感谢众人的来访。 3.道合:志趣相投,意气相合。方外:佛教用语,指与尘世隔绝的地方,也指道士。得:获得。清樽:清澈的酒杯。时共:时常共同。绿阴:树叶茂密,阳光透过树叶照下来。习习:形容风声轻柔。芳芷:香草。天畔:天际边。禁氛:禁闭的烟雾。
【注释】 空老和尚扇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山水画卷。 水穷云起思悠悠:在画中看到水穷处,云起时,思绪万千。 鹫岭云生山上头:在画中看到鹰山的山顶上有云雾缭绕。 一自明星曾起悟:自从我看到了这幅画,就有所领悟。 至今阶级了无求:直到现在,我已经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山水画卷。诗人通过观看这幅画,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诗句注释】 江村春兴:春天来到江边村庄,作者有感而发。 何人车马到春城:是谁的车马来到了春天的城里? 高坐临流酒独倾:诗人独自坐在流水旁饮酒。 十亩黍苗分雨露,一江天色各阴晴:在田野里,我种下的黍苗得到了雨水和露水的滋润。在广阔的江面上,天空的景色时明时暗,变化无常。 长堤种竹随时绿,倦鸟归林得意鸣:在长长的堤坝上,我种植了竹子,它们随风而动,随时都呈现出绿色。疲倦的鸟儿返回森林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读全诗,把握诗意,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并注意有提示性的字词。“最高峰顶白云飞”“曹溪一滴雨花霏”是本首诗的关键语句,考生要注意这些关键词语的书写。 【答案】 空老和尚扇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属书其后 注释: 最高峰顶白云飞:最高的山峰上飘着白花花的云。 狮子行游伴侣稀:狮子行走时
醒泉茆亭 十里林塘一亩宫,当轩山色满晴空。 平芜东去江光远,云树朝来鸟语重。 小饮欲狂惟渴酒,高谈无稽任山翁。 风风雨雨情何限,流水闲看送落红。 注释: 1. 十里林塘一亩宫:形容风景优美的地方,如同宫殿一般。 2. 当轩山色满晴空:站在楼窗前,可以看到整个天空都是山的颜色。 3. 平芜东去江光远:指远处的江面上,平缓的草地向东延伸。 4. 云树朝来鸟语重:早上醒来时,听到鸟儿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