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华
【注释】 亦:也。腊:农历十二月,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竞:争取。兹:指蜀茶花。艳阳色:明媚的阳光。信可:真的可以。 赏析: 这首诗是咏蜀茶花的。首句“亦知春已近”,诗人在诗的开头就点明了时间,表明春天已经临近了。次句“不畏腊犹寒”,诗人进一步描绘蜀茶花不怕严寒,依然盛开的景象。三、四两句“竞兹艳阳色,明霞信可餐”,诗人赞美蜀茶花争奇斗艳的美丽,更称赞它那明媚如霞的色彩,仿佛可以吃一样
【注释】 浣翠亭:在杭州西湖之南,相传为晋代羊昙所建。亭中有一古琴,相传为王羲之所遗。 柴门:指简陋的门户或小户。 西爽:指西边凉爽的地方。 天与优闲地:意为天赐我这样一片优闲之地。 双树:指柳树。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浣翠亭夏日景色的七律,全诗清新自然、韵味十足,是咏物抒怀的好作品。 起句“林塘最幽处”,写浣翠亭所在之处的幽静,为下文作铺垫。次句以“长夏小亭寒”承接上句
【解析】 此诗首联写梅花的盛开和江村之春,颔联写柴门之景,颈联写罗浮山色,尾联写游赏之乐。全篇洋溢着诗人对故乡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1)“见”:看见。 译文:再见那寒梅怒放,几度来到这江边村庄。 (2)“柴门”:柴草编成的门,形容家境贫寒。 译文:门前山峦景色多么美好,心中怀念家乡的早晨。 (3)“雪尽”:积雪融化、消失;“罗浮”指罗浮山,在今广东省增城县西北,因山上多浮石,故名。 译文
【注释】: 山房春事:指在山中春天时所做的一些事情。 春深春事懒: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人们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慵懒,没有做事情的动力。 春暖换春衣:因为春天的温暖,所以人们开始更换春装,穿上新的衣物。 三径:古代指门前小路。词人:诗人。过:经过。名园:有名的园林。春色归:春天的美好景色都回到了园林里。 风生花暗落:风吹动花朵,使花朵落下。 雨后果初肥:雨水滋润了大地,使得果实开始变得丰满。
立秋前一日陪抚军城楼待月 幕府先秋色,高楼待月开。 军声云峤灏,胜气斗间回。 席近星河冷,觞传赤羽催。 筹边当重地,前箸愧非才。 释义:在立秋前一天陪同抚军在城楼上等待月亮出现。幕府里已经呈现出秋天的风景,我们在高楼中等待着月亮的开启。军营中的喧嚣如同云层一般浩大,胜利的气氛从天空中弥漫回来。我们坐在一起,靠近星河之边,感受到了夜晚的寒冷;酒杯传递着红色的羽毛,催人饮酒。筹边之地非常重要
石磴溪边五色光,山花细草向人芳。 世缘不到云深处,寂寂啼莺古寺傍。
鼎湖深处即西方,寿佛由来不可量。 度尽世间方满愿,吾师一念与天长。
皈依遥望海三峰,灯焰相传岸岸通。 半偈但聆无语处,灵山消息共从容。
水穷云起思悠悠,鹫岭云生山上头。 一自明星曾起悟,至今阶级了无求。
亦知春已近,不畏腊犹寒。 竞兹艳阳色,明霞信可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