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岂敢谢人群,野老闲来广异闻。
道合每从方外得,清樽时共绿阴分。
池边习习闻芳芷,天畔遥遥见禁氛。
凉雨欲过襟袖冷,朝来爽气为逢君。
【注释】
1.甲午年:公历1944年。秋日:秋季的天气,这里指阴历七月。为:做,题词。仲振大侄:仲振,字大侄,作者的侄子。
2.幽居:隐居在深山之中。谢人群:感谢众人的来访。
3.道合:志趣相投,意气相合。方外:佛教用语,指与尘世隔绝的地方,也指道士。得:获得。清樽:清澈的酒杯。时共:时常共同。绿阴:树叶茂密,阳光透过树叶照下来。习习:形容风声轻柔。芳芷:香草。天畔:天际边。禁氛:禁闭的烟雾。
4.凉雨:清凉的雨。欲过:将要过去。襟袖:衣襟和袖子。爽气:清爽的空气。逢君:遇到你。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隐居期间,写于抗战胜利后的和平时期。
开头两句“幽居岂敢谢人群,野老闲来广异闻”,是说自己在僻静之地隐居,不敢轻易地接受人们的拜访;自己是一个平凡的隐士,闲来听一听各种奇异的消息。
第三句“道合每从方外得”,表明自己和那些隐士、高僧志趣相通,经常和他们一起谈经论道,交流心得。
第四句“清樽时共绿阴分”,意思是说在闲暇的时候,常常和朋友们一起品茗饮酒,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第五句“池边习习闻芳芷”,描绘了一个清新宁静的画面:诗人坐在池塘边,耳边传来阵阵芬芳的香气,心中不由得感叹自然的美景。
第六句“天畔遥见禁氛”,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束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凉雨欲过襟袖冷,朝来爽气为逢君”,是说一场清凉的细雨刚刚过去,身上还带着些许凉意;而今天一早醒来,空气中充满了清新的气息,仿佛是因为遇到了久违的朋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