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寺二首

飞来今两驻徵轮,暂醉榴花五色春。
云物讶从天竺寺,梦魂还对舒州身。
凭高准拟开怀久,恋阙应知入眼频。
华发自惭勋业晚,安期仙术敢重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峡山寺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介绍这组诗:

  1. 诗歌原文
    只道真阳天下稀,不知清远亦幽奇。
    攀崖下照龙湫水,细咏东坡老子诗。
    见说岩中雪色猿,啸声时出翠微间。
    不看新月初出海。

  2.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杨万里通过对峡山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其中,“攀崖下照龙湫水”一句,不仅描绘了峡山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还通过“下照”一词,传达出阳光照射在峡谷中的美景。同时,“细咏东坡老子诗”一句则表达了他对古人诗句的赞美与思考,显示出他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 文化内涵的表现:在这首诗中,杨万里通过描绘峡山寺及周围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其中,“见说岩中雪色猿,啸声时出翠微间”一句,不仅描绘了峡山寺的自然环境,还通过“见说”一词,引入了关于猿猴的传说,增添了诗的文化内涵。
  1. 创作背景
  • 杨万里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却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用心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并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这种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正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动力之一。
  • 《峡山寺二首》的创作,也反映了杨万里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他在诗中多次提到佛寺和僧人,如“细咏东坡老子诗”一句,就表达了他对佛学思想的认同和推崇。同时,他也通过对佛寺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向往。
  1.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峡山寺二首》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景观,如“攀崖下照龙湫水”,“见说岩中雪色猿”,也有人文景观,如“细咏东坡老子诗”。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立体画面,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 情感的表达:杨万里的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他的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在《峡山寺二首》中,这种情感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攀崖下照龙湫水”、“不见新月初出海”等句子,都体现了他内心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峡山寺二首》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更是杨万里对自然美和文化传统的深刻体现。通过对这组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也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