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诗

端州还楚客,百里绝归心。
又溯漓江水,扬帆指桂林。
此行朋从少,到处瘴烟深。
辛苦年年事,知君罢越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岑徵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寄怀诗》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被后世广泛传颂。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下将详细解读《寄怀诗》:

  1. 诗人介绍:《寄怀诗》的作者岑徵,字金纪,号霍山,出生于南海,是明思宗崇祯年间的诸生。他因家国兴亡而放弃了科举,隐于西樵,经历了沧桑巨变后,才入粤西、泛三湘、走金陵、复北游燕赵间,所至多凭吊寄怀之作,性格方介,不受世俗怜,与高僧、野人和知己为交。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诗歌也反映了这一生活经历。

  2. 诗歌原文及翻译:《寄怀诗》原文如下:“端州还楚客,百里绝归心。又溯漓江水,扬帆指桂林。此行朋从少,到处瘴烟深。辛苦年年事,知君罢越吟。”这首诗通过描述旅行中的感受,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朋友的关心。

  3. 诗歌赏析:《寄怀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一个时代的缩影。在这首作品中,可以看到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4. 历史背景:在明末清初这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经历了巨大的个人波折。他们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情怀,成为后人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窗口。

  5. 文化影响:《寄怀诗》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而且对于后世的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研究古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和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

《寄怀诗》作为一首五言律诗,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现了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更在内容上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个人理想。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后世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