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修竹馆

生平王子猷,此君有神契。千亩不羡玉琅玕,数枝时想风雨至。
吾家大阮结园林,一幅飞空兰亭记。未伴丹凤鸣,政傲龙吟致。
兴来尊酒忆相携,翠筱如烟醉未归。十年重过名园下,萧疏犹复绿成围。
丈夫寄托如修竹,看取枝枝云汉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修竹馆》是明朝何吾驺创作的一首充满文人韵味的杂言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何吾驺,字龙友,号家冈,广东香山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至少詹事。崇祯六年,因与首辅温体仁不和,被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但闽疆失陷后选择辞官。他有《宝纶阁集》等著作。
  1. 诗歌原文
    《题修竹馆》
    生平王子猷,此君有神契。
    千亩不羡玉琅玕,数枝时想风雨至。
    吾家大阮结园林,一幅飞空兰亭记。
    未伴丹凤鸣,政傲龙吟致。
    兴来尊酒忆相携,翠筱如烟醉未归。
    十年重过名园下,萧疏犹复绿成围。
    丈夫寄托如脩竹,看取枝枝云汉齐。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何吾驺以“修竹”喻志士高洁,表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 语言优美:用典自然,比喻恰当,如“风声雨声琴声,声声入耳;家国天下天下,事事关心”,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 情感真挚:通过对竹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1. 创作背景
  • 据《明史·何吾驺传》,何吾驺在官场上经历起伏,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1. 文化价值
  • 《题修竹馆》不仅在艺术上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更在文化层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它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倾向,对于研究明代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题修竹馆》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赞美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和深情的人生诗篇。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作者的艺术造诣,还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社会、自然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