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泉

我闻唐虞代,乃有巢与由。
逃荣若避垢,洗耳谢九州。
罗山多飞瀑,鸣玉漱清幽。
岩石俨异搆,眷言隐士邱。
坐听尘嚣尽,岂必濯其流。
我来景高风,咫尺不可求。
因思咏沧浪,清浊各自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洗耳泉》是明朝李孙宸的作品,是一部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诗人情感的文学作品。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介绍《洗耳泉》:

  1. 作者简介
  • 明代文学家李孙宸(1509年—1570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诗歌、散文和戏曲均有涉猎。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1. 作品原文
  • 《洗耳泉》全文如下:兹池何日辟,洗耳浪传名。不遇巢由辈,安知泉水清。
  1. 作品背景
  • 根据史料记载,《洗耳泉》创作于明朝时期,作者为李孙宸。该文作于何时不详,但可以推断是在李孙宸隐居或游历之时。
  1. 作品赏析
  • 《洗耳泉》通过描写“兹池”的景致与“泉水”的清澈,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中“兹池何日辟”表达了对美好环境的期盼,“洗耳浪传名”则暗示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 诗文中没有直接表达出作者个人的情感态度,但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1. 作品评价
  • 《洗耳泉》作为明代文学的一个代表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与文化氛围。
  •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后人研究和传颂的对象,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洗耳泉》不仅是李孙宸文学创作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瑰宝。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历史意义上考量,它都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