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孟玑斗室

一室宽如斗,危墙稳似船。
座中疑缩地,壶内别为天。
北海尊常在,南州榻自悬。
曲肱虽乐甚,容膝已安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孟玑斗室》是一首由明代诗人李昱创作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徐孟玑斗室》原文如下:“一室宽如斗,危墙稳似船。座中疑缩地,壶内别为天。北海尊常在,南州榻自悬。”
  2. 作者背景:李昱是元末明初的派诗人。他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使他成为了明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昱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对社会的批判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其作品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研究。
  3. 诗作赏析: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审美情趣。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描绘斗室之小,但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诗人不仅描绘了斗室的空间特征,更通过“座中疑缩地,壶内别为天”等诗句,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的向往,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 文化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徐孟玑斗室》不仅是李昱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自然、追求和谐理念的一种体现。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活品质的提升,这首诗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徐孟玑斗室》作为李昱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独特的价值,更在思想文化层面展现了其深厚的内涵。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是了解和学习元末明初诗歌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