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荣春岩上人

扁舟欲问西林寺,湖水纡回到每迟。
吏部尚为文畅序,拾遗能废赞公诗。
山中借榻尘机息,月底行杯树影移。
明日风烟各分首,江湖夜雨梦相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荣春岩上人》是元末明初李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李昱,元代诗人,其创作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其中尤以七言律诗见长,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他的诗歌作品可以窥见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诗歌原文:《留别荣春岩上人》原文如下:扁舟欲问西林寺,湖水纡回到每迟。吏部尚为文畅序,拾遗能废赞公诗。山中借榻尘机息,月底行杯树影移。明日风烟各分首,。
  3. 诗歌鉴赏: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吸引了众多读者。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友情、自然与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元末明初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以及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4. 艺术特色:李昱的诗歌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用词技巧、丰富的意象运用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他的诗歌常常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山水草木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5. 文化背景:李昱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面对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命运波折,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通过诗歌这一载体,李昱不仅记录了自己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普通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因此,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6. 后世影响:李昱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不仅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文人学者在学习李昱的诗歌时,都受到了启发和影响,从而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了李昱的诗歌元素和思想精髓。

《留别荣春岩上人》作为李昱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其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元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