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桐湾埠

蚤岁游江湖,倏匆逾半百。
偶遂花溪隐,山水环我宅。
教儿业诗书,课仆勤稼穑。
投闲未三载,又作远行客。
系舟桐湾埠,衣袂带晚色。
风吹野烧红,月照滩水白。
舟中二三友,相对诉胸臆。
夜长不能眠,拥被情默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桐湾埠》是明代诗人李昱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作品的背景、风格和文学价值。

  1. 作者简介
  • 李昱,字宗表,号草阁,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他出生于浙江钱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不仅擅长诗歌,还有授徒为业的经历。
  1. 创作背景
  • 诗中描述了诗人早年游历江湖,晚年隐于花溪的情景。他在山水之间教授儿子诗书,教导仆从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尽管已经过了三十年的隐居生活,诗人又成为了一位远行的客人。
  •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诗人晚年回到故乡后所作。这一时期,李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都有所变化,因此诗歌也带有更深的情感表达和人生感悟。
  1. 诗歌原文
  • 系舟桐湾埠,衣袂带晚色。风吹野烧红,月照滩水白。舟中二三友,相对诉胸臆。夜长不能眠,拥被情默默。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晚色”、“野烧红”和“水白”,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夜晚的氛围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1. 艺术特色
  • 诗中的意象鲜明,如“风”和“月”的自然景观与人物的情感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诗歌的结构严谨,首联点明了地点和时间,颔联和颈联分别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船上友人的互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1. 文学价值
  • 作为元末明初的重要文学作品,《宿桐湾埠》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诗歌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变迁。
  • 诗中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李昱的《宿桐湾埠》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