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牙行

昔年左车第一牙,居然脱落诚堪嗟。今年又一齿,欲落未落如秋瓜。
又如洪河流,泛此无根槎。清晨鼽嚏忽在地,两龈开豁何谽谺。
其馀未落者,满口皆龌牙。乾肉不敢决,所虞饭有山田砂。
人生如此老丑露,尚敢摇唇鼓舌争喧哗。太官之羊既无分,屠门大嚼从人夸。
但可朝餐地炉所煨之紫芋,莫饮瓦瓮所酿之松花。
我不愿范睢摺齿作秦相,我不愿张苍食乳如鱼呿。
愿如昌黎口存十三齿,文章千百传英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落牙行》是元末明初诗人李昱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老去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李昱,号草阁,浙江钱塘人,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其诗歌作品《落牙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老去的深刻感悟。
  2. 诗歌原文:《落牙行》的原文如下:昔年左车第一牙,居然脱落诚堪嗟。今年又一齿,欲落未落如秋瓜。又如洪河流,泛此无根槎。清晨鼽嚏忽在地,两龈开豁何谽谺。其馀未落者,满口皆龌牙。乾肉不敢决,所虞饭有山田砂。人生如此老丑露,尚敢摇唇鼓舌争喧哗。太官之羊既无分,屠门大嚼从人夸。但可朝餐地炉所煨之紫芋,莫饮瓦瓮所酿之松花。我不愿范雎折齿作秦相,我不愿张苍食乳如鱼呿。愿如昌黎口存十三齿,文章千百传英华。
  3.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牙齿一颗颗脱落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诗中不仅记录了岁月流逝的痕迹,还体现了诗人面对生命终结时的一种从容和达观。
  4. 艺术手法:作为一首以文为诗的作品,《落牙行》采用了散文的表现方式,打破了传统诗歌的韵律和格律限制,使诗歌内容更贴近生活的真实感受。同时,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循环进行了诗意的对比,加深了诗歌的主题层次感。
  5. 文化背景:在古代社会,牙齿不仅是饮食的重要工具,也是个人形象和健康的象征。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的脱落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而《落牙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的,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态度的表达。

《落牙行》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描述性诗歌,它更是一首蕴含着深邃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引出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广泛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