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因衰病返丘园,白首依然混俗氛。
宁复嬉游来胜境,徒令梦寐想清芬。
秋山秀色终年对,天路空歌每夜闻。
宴坐万松苍雪里,不知尘世有嚣喧。
寄石潭刘先生并李炼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石潭刘先生并李炼师》是明代著名诗人李昌祺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组诗歌的详细介绍:
-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寄石潭刘先生并李炼师》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在作者因病回到家乡园林后的一段时间里所写。
- 创作地点:据资料显示,李昌祺是江西庐陵人,明永乐二年进士出身,曾参与修纂《永乐大典》等重要文献。
- 个人经历:从李昌祺的仕途来看,他曾因政治原因被贬,后在洪熙元年得以平反,并在河南布政使任上有所作为。
- 内容解读
- 主题思想:《寄石潭刘先生并李炼师》通过描写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与世俗相融的心境,表达了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思想。
- 艺术手法:该组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秋山秀色终年对”和“天路空歌每夜闻”,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摹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文学价值
- 语言风格:李昌祺的语言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朴素无华的词汇来表达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这种风格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文化意义:作为明代文人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对于研究明代文学及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后世影响
- 评价反响:《寄石潭刘先生并李炼师》受到了后世学者的高度评价,被视为李昌祺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多次被引用和研究。
- 传承影响:这组诗作的流传和传播,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也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人物生平
- 基本信息:李昌祺,字昌祺,明代江西庐陵人,曾任吏部郎中等职,后因政治原因被降职。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尤其在文学上有着不凡的成就。
- 文学成就:除了《寄石潭刘先生并李炼师》,李昌祺还有多部作品传世,如《运甓漫稿》等,展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深厚功底和独特见解。
《寄石潭刘先生并李炼师》不仅是李昌祺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