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雪寒路坎坷,两死何如一生可。桃才自信不如哀,君若有功何必我。
楚王好士得燕才,燕家未筑黄金台。当时周室何为哉?
吁嗟乎树中饿死安足惜,何似西山采薇食。
树中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树中饿》是明朝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诗描绘了在困境中的思考与抉择。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词原文:
山深雪寒路坎坷,两死何如一生可。
桃才自信不如哀,君若有功何必我。
楚王好士得燕才,燕家未筑黄金台。
当时周室何为哉?吁嗟乎树中饿死安足惜,
何似西山采薇。作品背景:《树中饿》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作品。作为文学家、书法家的李东阳,他的诗歌创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诗词内容: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通过对比“两死”与“一生”,展现了在困境中的不同选择。其中“桃才自信不如哀,君若有功何必我”反映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价值的深刻反思。
诗词鉴赏:李东阳的这首作品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于生命、价值以及社会环境的思考。其作品不仅在明代享有盛誉,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历史影响:李东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明朝中叶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深远。
《树中饿》不仅是李东阳个人才华的展现,也是他对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和社会价值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